当前位置::首页 → 必修1 → 人教版 →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

第一节《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教学设计+课件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教(学)案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1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10.84M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139
    • 更新时间:2015-08-16 14:37:12
    • 上传时间:2015-08-16 14:38:42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课时)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位于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该部分内容在整个化学学习阶段起到了承前启后、提纲挈领的作用。所谓“承前”意味着通过学习分类方法,学生可以对初中学习的化学知识进行分类整理,是将学生头脑中以往的化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一个过程,所谓“启后”是指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分类方法后为以后更为复杂的化学知识体系提供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新课程内容编排的角度看,新课程打破了以往的“族”的概念,而是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类别作为知识编排的一条主线,每一种类别的元素及其化合物都是从典型的元素及其化合物作为切入点展开,这样可以举一反三,使学习变得相对简单有条理性。在这样的一种新的教材内容编排体系下掌握分类方法,以类别的角度,从共性出发去学习化学变得尤为重要。
    根据课程标准“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的要求,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认识到分类对于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科学研究的作用,学会用分类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好教学的“度”,由于必修教材是针对高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学习,在学生还未进行文理分科的时候,切勿任意拓展教学的难度,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畏难情绪乃至丧失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起点能力”分析
    教学对象是刚上高一的学生,处于初高中过渡时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已经有了生活中很多事物是分门别类的概念。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初中阶段纯净物、混合物及酸、碱、盐等的学习,其实就是物质分类方法的具体应用。但在思维上,学生正从直觉型经验思维向抽象型思维过渡,学生还没有把分类形成一种方法,形成化学学习的思想。
    学生“生活概念”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早就对分类有了概念,我们每天都处于一个有秩序的环境中,所以对于分类并不陌生,容易引起学生知识和经验的“迁移”。
    学生“认知方式”分析
    该部分教学内容正好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物质及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进而掌握分类方法,形成分类观。在学习动机上,新学期伊始,学生对化学学习充满热情,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持续保证学生的这份学习热情。
    【具体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 知道分类的多样性,掌握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归类的方法,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科学的、
    系统的研究,发现变化规律;
     
     
     
     
  • 上一篇资料:福建省安溪县俊民中学2015届高三总复习理综练习题化学部分(共14份含完整答案)
    下一篇资料:第三章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第一节课件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