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 → 人教新课标 →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

氧气的性质实验改进方案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教(学)案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0点(会员免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15.38K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13
    • 更新时间:2015-11-22 22:15:45
    • 上传时间:2015-11-22 22:16:41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改进方案

                           
                                  
    一、本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是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的重要的探究和演示实验。也是九年级要求学生掌握的两种气体之一,通过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不仅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还能使学生初步熟悉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
    二、教材中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对于教材中的实验方法,本人在教学实际中发现有以下不足之处:
    1、教材中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制取的方法制取氧气,要加热、操作繁杂,也不安全、方便、环保。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粉末很难控制反应速率以及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实验结束后,二氧化锰不便于回收利用,大都随仪器的冲洗浪费掉。
    2、上氧气的性质实验课前,教师准备繁琐,利用课间制取几瓶气体,时间仓促,携带氧气进教室不方便,还很容易逸散导致实验不成功。
    3、教材中,演示木炭的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是将木炭放入盛入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实践中发现,由于木炭燃烧消耗的氧气不能及时补充,木炭燃烧不够剧烈,观察不到发出白光的现象。
    4、教材中,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产生二氧化硫扩散到空气中,造成对环境污染,且对师生的身体健康也造成有害的影响,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5、教材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是将铁丝成螺旋状绕在火柴杆上,实验时先将火柴杆点燃,再适时将其伸入集瓶中。这样做,伸入集气瓶的时间不易把握,若过早或过迟均会影响实验的成功。
    三、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1、用生活中的一些材料代替化学实验仪器,携带更加轻便,不易损坏,做实验也更加方便、简单。如:用塑料瓶代替锥形瓶制氧气,用输液管代替导管,用橡皮泥代替橡皮塞等等。用一吸滤瓶代替多个集气瓶,使实验更加简单。
    2、粉末状催化剂二氧化锰改为用二氧化锰、黄沙、水泥自制的颗粒状自制催化剂。可减缓反应速度,还可节约药品。
    3、采用了用过氧化氢和催化剂在常温下制取氧气的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安全。不需要加热,还节省了能源。
    4、在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中,用一小药瓶装自制催化剂,通过上下拉动小药瓶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在装置上方用一支注射器向瓶内注射水或浓的过氧化氢溶液可调节反应的速度。
    5、采用边制取氧气边实验的方法,可减轻教师课前繁重的准备工作,并能保证有足量的氧气,确保实验成功。
    6、用吸滤瓶代替多个集气瓶,在吸滤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起多种作用:
    1)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可检验碳燃烧的产物;
    3)可防止细铁丝产生的生成物溅落下来导致瓶底炸裂;
    4)吸收硫燃烧的产物,防止二氧化硫散发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7、在做木炭燃烧的实验时,不断地通入氧气,木炭燃烧更加剧烈、持久,现象更加明显。
    8、将铁丝燃烧改为铁粉的燃烧,事先在滤纸条上涂上胶水,再在滤纸上均匀地洒一层铁粉,晾干。实验时,先在酒精灯上点燃滤纸,再伸入到吸滤瓶中。这样,现象明显,并能确保实验成功,不必为火柴杆燃烧的程度担扰。
     
  • 上一篇资料: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章第四节《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课件
    下一篇资料:四川省郫县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