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 → 鲁教版 →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 第三节 海水“制碱” →

第三节 海水“制碱”教学设计(鲁教版)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教(学)案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0点(会员免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20.61K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314
    • 更新时间:2008-12-04 12:59:54
    • 上传时间:2008-12-04 13:00:31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第六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三节  海水“制碱”

    一、教学简介:

    海水“制碱”》一节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鲁教版)。本课力求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由食盐制取纯碱时需要补充的元素入手,帮助学生树立元素守恒的观念;通过纯碱性质实验的探究,既要让学生认识盐的几种化学性质,又要引导学生将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进一步强化物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基本观念,并归纳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同时还要通过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的反应,使学生认识到通过化学转化的方法可以提高物质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二、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已经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但对其认识大多仅停留在“质量守恒”的层面上,还没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元素守恒观。对于盐的认识也仅局限于几种具体物质(如接触的氯化钠、硝酸钾、硫酸铜等)的物理性质,而对盐的化学性质知之甚少,更无法根据化学性质推断其用途。教材从“由氯化钠制碳酸钠还需要含什么元素的物质”问题入手,引起学生对质量守恒的深入思考,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元素守恒观;由学生较了解的盐——碳酸钠入手探究盐的化学性质,既体现了盐的共性,又点明了个性,使学生有全面认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工业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

    2.探究纯碱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在认识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引领学生树立元素守恒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采用实际问题情景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活动探究反思学习内容理解应用的模式展开教学。充分利用现实生活的问题,尽可能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分组探究等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生动活泼的展示实例,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习促进自主探究。

    本节是元素化合物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属于化学事实性知识。教学中采用联系——预测策略进行教学设计。首先,将事实性知识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理论知识相联系,引导学生以这些联系为依据对要学习的物质的性质先做出自己的预测,再将预测结果与实验探究、教师讲授所得进行比较,找出正确和不足之处,分析原因,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学习,抓住重点和关键。例:以为什么加了碱面的面团蒸出的馒头没有酸味且疏松多孔?这个生

  • 上一篇资料:第二节 富集在海洋中的元素--氯 同步测试
    下一篇资料: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氯气的生产原理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