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类水解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掌握盐溶液的酸碱性的的基础上,利用电离平衡理论来进行揭示盐类水解实质的。通过本节的学习,有利于掌握弱电解质相关的电离平衡,形成完整的化学平衡体系。本节教材内容新课标要求为“理解”和“初步了解”,处理教材是不宜超出教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拓宽,它是在学习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知识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节节铺垫,层层渐进学习的。教材内容分三个部分:找规律……查原因……谈变化。从学生熟悉的眼泪物质入手,通过实验并运用归纳法分析眼泪组成语言溶液酸碱性的对应关系,应到学生利用教材设计的[思考与交流]、[学与问]和[家庭小实验]等多种活动与探究形式,注重理论分析与实验探究相结合,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理解。
2、应用水的电离平衡和溶液的酸碱性知识认识盐类水解的实质及规律。
3、认识影响盐类的水解的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1、建立认知化学理论知识的一般方法。
2、通过概念的引出、讨论,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来认识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推理、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3、运用对比法和依据客观事实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学生已经熟悉的知识入手,不断设疑,演示实验,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然后进行理论分析,由表及里,找出现象的真正原因。使学生在理论分析,总结规律的一系列活动中,获得极大的学习乐趣,由此喜爱化学。
2、引导学生树立“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观,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思路】复习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条件,重点突出水电离出的C(H+)、C(OH-)的变化,引入盐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通过学生实验感受盐的水解的存在,导致的结果是C(H+)≠C(OH-),认识盐水解的特点,了解盐的水解的防止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