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材 → 教学论文 →

精彩 不曾预约--谈化学课堂中的非预设生成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教(学)案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0点(会员免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69.57K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252
    • 更新时间:2010-11-01 23:08:05
    • 上传时间:2010-11-01 23:08:47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精彩,不曾预约
    ——谈化学课堂中的非预设生成

    【摘要】意外的精彩往往源于化学课堂的动态生成。课前,向课堂预约精彩是一线教师的教学追求目标,但在教学中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教学不再按照预设的路线前进,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捕捉,打破预设,及时调整、随机处理新信息,迎来不曾预约的精彩。
    【关键词】非预设生成、自主探究、化学教学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所有的教学程序都尽在教师的控制之中,有几个教学目标,每个教学环节需要几分钟,突破重点、解决难点要设置几个问题,每个问题需要几个学生来回答,甚至问题的答案都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这种教学看起来学生是“动”起来了,“参与”了,其实质是学生顺着教师的设计、顺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师心中有数的“表演”。
    但任何一节课都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而只是“其一”,教学发展具有无限可能性,化学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在化学的世界中充满了未知的可能,再高明的教师也不可能是近乎完美、滴水不漏地事先想好课堂上的所有内容,所以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有些教师担心这种非预设生成会让自己在课堂上完成不了既定的教学任务,对学生有可能出现的不同方法的内容预先进行“演练”,尽量迎合教材的结论;当出现疑问时,刻意打断学生提问或“指鹿为马”搪塞过去。殊不知,教师在避免自己尴尬的同时,也失去了课堂中最具生命力的教学资源,精彩也随之消失了。当课堂不再是教师教案的单纯演绎,学生不再是教师演绎的观众,课前的精心预设不能顺利生成时,我们又该如何在意外之处造就精彩?
    一、打破预设,创造生成
    【教学片段一】教师讲解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性质时,在盛水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钠粉末,立即有大量气泡放出,经“带火星”木条检验,证明是氧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溶液明显变成红色。
    教师启发提问:“酚酞试液为何变红呢?”
    学生回答:“有氢氧化钠溶液生成。”
    “对。”教师肯定了学生的答案,并在黑板上写下了2Na2O2+2H2O=4NaOH+O2↑。
    但眨眼之间,烧杯中的红色消失了。学生对此不解“变红的溶液为什么又会褪色呢?”面对这异常现象,一般教师会胸有成足地解释为:“这是由于过氧化钠具有漂白性的缘故。”但此时有些同学却提出疑问:“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澄清溶液应该是全部变成NaOH,加入酚酞,红色酚酞也会褪色,怎么可能存在过氧化钠固体呢?”。学生的发言,使教师原先精心设计的各个精妙的教学环节与精心的提问一下子全泡汤了。接下来的教学环节该如何解决,按原先预设讲解还是加以探究解释呢?实施过程如下:
    1、根据实验异常确定研究课题。教师随机变更教学环节,确定“Na2O2使酚酞先变红后褪色”的研究课题。
    2、提出猜想和假设。通过分组讨论,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建立平等合作关系,就此实验异常现象,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有可能是产物中O2的氧化性使溶液褪色。
    猜想2:有可能是受生成物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影响。
    猜想3:产生的热量导致温度升高,使红色褪去。
    猜想4:Na2O2与水反应过程中可能产生具有漂白性的H2O2。
    猜想5:……
    3、设计实验方案。教师抓住学生发散思维的契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合理猜想,提出如何设计方案,验证假设。
    方案1: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氧气。
    方案2: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做对比实验。
    方案3:用冷却后的溶液作实验。
    方案4:向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所得的溶液中加入少许MnO2前后,分别用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对各种提出的方案的可行性、科学性、简约性、安全性等方面加以评价,最终敲定实验方案。
    4、课后师生共同进行研究性实验加以验证,得出结论
    实验1:往试管中加入0.01mol/L的NaOH溶液3ml,滴加2滴酚酞试液,然后用MnO2催化H2O2分解产生氧气通入红色溶液中。溶液的红色长时间不褪色。
    结论:生成的O2不影响颜色的变化。
    实验2:向等体积的浓度分别为5mol/L、1mol/L、0.01mol/L的NaOH溶液滴加酚酞试液。5mol/LNaOH溶液较快褪色,1mol/L和0.01mol/LNaOH溶液都长时间不褪色。
    结论:酚酞在稀碱溶液中能稳定显红色,在浓碱性溶液中显红色又褪色。
    实验3:往试管中加入一小匙Na2O2固体,加入2ml蒸馏水,然后浸在装有冷水的烧杯中,冷却后滴加2滴酚酞。溶液变红,振荡后仍褪色。
    结论:不是温度的影响。
    实验4:往试管中加入一小药匙Na2O2固体,加入2ml蒸馏水,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所得的溶液的试管内;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许MnO2,用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产生大量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结论:证明有强氧化性的H2O2生成。
    实验结论:①现行教材中所给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实际上是以下两个分步方程式的总和:Na2O2+2H2O→H2O2+2NaOH(放热反应)  2H2O2 →2H2O+O2↑
    ②往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后又褪色,原因有:反应生成的H2O2具有漂白作用,所得的碱溶液的浓度较大。
    5、反思和评价
    通过上述的一系列的“发现问题→作出猜想、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处理结果”的科学探究过程,教师和学生完成了整堂课的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异常现象的解释,对课本知识提出异议并进行了知识的升华和延伸。
    在本次教学中,学生的一点细小的表现,都反映了对新知识的了解情况,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没有采取回避的态度,也没有用“我们以后再研究”或“自己看书查找”来搪塞学生提出的异议,而是通过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和我们预设异常的情况,根据学情打破预设,放手让学生唱主角,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争议,鼓励学生把探索结论的活动变为验证结论的活动,加强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这样的课堂也许要花上一两节课或是更长的时间,但学生的实验探究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师生、生生、人与情境的多向互动,激发出教育智慧的火花。
    面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如果教师能敏锐地观察并迅速判断这一事件的教育价值,适时调整原先的教学设计,因势利导,可以高效挖掘教育因素,拓展课堂资源。
    二、取消预设,促进生成
    【教学片段二】Fe(OH)2的制备原本是教师演示实验,教材演示实验中出现的违反常规的操作(即滴管插入液面下)肯定会引起学生的疑惑,而且按照教材中的要求制备氢氧化亚铁,很难观察到理想的实验现象,白色沉淀中往往夹杂着灰绿色,几乎分辨不出。教材由此要求学生推理出氢氧化亚铁很不稳定,很快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这其实是难以使学生信服,影响了学习效果。
    在这一知识块教师本打算直接分析原因,结果学生却提出:“老师,要怎么样才能比较持久地看到白色沉淀呢,如何改进实验?”。这本不是教师事先预设的教学任务范围,如果要实验探究势必影响本节课的进度,但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亚铁盐的性质,教师迅速变更了教学环节。但如果直接要求学生改进制取Fe(OH)2的实验,不加引导,多数学生是完成不了的,如果教师将整个过程讲述给学生听,学生就只有接受,用不着自己去研究学习。为此整个教学过程如下:
    1、创设问题引出课题。刚才我们按教材上的方法制Fe(OH)2,同学们观察到白色沉淀了吗?学生回答:“不明显”。“那么,你们有办法改进这个实验吗”?
    2、教师启发引导,找出不易观察到白色沉淀的原因。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不能观察到白色沉淀?学生回答:“可能是氧气把Fe(OH)2白色沉淀氧化了”。教师答:“对,要观察到明显的白色沉淀,就要想法除去溶液中的氧气”。
    3、学生设计方案。
    原理:①利用H2排除空气——自然避免了溶液与空气的接触。
    ②使用NaOH固体——减少了中间过程,从而减少了空气被带入的机会去掉了胶头滴管,避免了因滴管操作而挤入空气。
    操作——①利用H2将I中生成的FeCl2溶液压入Ⅱ中(图1)
    ②利用医用注射器——吸取溶液排除空气(图2)
    ③利用电解原理——产生的Fe2+和碱溶液不与空气接触(图3) 
    4、课堂练习:2003年全国高考理综第3

  • 上一篇资料:金华市汤溪高级中学2010学年高一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下一篇资料:考前必备化学方程式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