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必修1 → 人教版 →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

3.1《金属的化学性质--钠》教学设计(人教版化学必修1)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教(学)案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1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23.48K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64
    • 更新时间:2010-11-06 19:22:44
    • 上传时间:2010-11-06 19:23:16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钠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本节教材为边讲边做实验模式,很重视通过实验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得出有关结论,获取新知识。例如教材对钠的性质的介绍是通过4个实验展开的。尤其是钠与水的反应的实验,通过对两个实验主要现象的讨论,引导学生自己得出钠的密度比水的小、钠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以及反应后生成了碱(氢氧化钠)和氢气等结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态度。
      (2)重视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教材中对实验室里钠为什么通常保存在煤油里的介绍,就是通过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来进行的。本节教材后的习题也很重视综合运用前两章及本节所学的知识。
      这样编排,一突出了化学教学以观察实验为教学手段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二符合高一学生认识事物,接受知识的年龄特征与知识水平,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无疑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在学习本课前,初中化学教材中已介绍了铁等金属,以及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等钠的化合物的知识,为碱金属知识的介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前两章学生已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对概念有了一些了解与运用的经验。
      思维特点:由于学生学习化学时间较短、学习程度也较浅,且受高一这一年龄段学习心理和认知结构的影响,分析问题、总结归纳的能力有限。青少年学习化学的热情比较高,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爱发表自己见解,希望受到别人的认同、赞美。而且受环境影响大、可塑性强。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 学生在各方面将得到很大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钠与水反应实验,了解物理性质,掌握化学性质,认识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
      过程与方法:通过钠与水反应实验,初步学会有序的实验观察方法;实践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训练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化学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重要作用;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金属钠的化学性质,以及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应用。通过观察实验,总结出实验现象,并根据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五、教法与学法
      教学方法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情况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目的来选择。
      1.教法
      在教学设计中,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是适应新课程体系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它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师生、生生交流,体现课堂的开放性与公平性。
      教学时主要采用设问激疑、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分析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学习,并在交流和合作中学习新知识,训练科学方法。
      多媒体和实物投影辅助教学手段增强直观性、增加课堂容量、提高学习效率。
      联系上一章的氧化还原等有关知识,引导学生在知识应用时更好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
      将钠的性质与其结构、用途等联系起来进行教学。
      2.学法
      这节课的难点就是对学生学法的指导,高一新生在初中阶段只是单纯的记忆知识,他们独立观察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有限,所以学生在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方面会有一定困难,需通过老师慢慢引导,逐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强化学生主动意识。
      引导学生如何观察钠反应的现象,根据现象分析得出钠的性质,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方法。
      使学生了解物质的结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密切关系。 使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是其内在结构的反映,而用途是是由其性质决定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把老师的认知结构轻松的转化。
    六、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播放中央二套生活栏目的一段视频剪辑。钠.wmv 钠1.mpg
    聆听、观看、思考  选取生活中的真实情境,激发兴趣,引起思考。
    利用视频提出
    问题一:火灾现场金属钠的出现为什么会令消防人员感到可怕呢?  思考、猜测:钠可能会与水反应  创设认知冲突,虽然猜到可能反应,但不理解为什么用可怕二字。
    【实验录像】较大块儿的钠遇水爆炸实验。  观看、思考  体会问题一中“可怕”二字的含义。
    问题二:钠遇水为什么会发生爆炸呢?  思考、讨论、做出预测:
    1.反应放热
    2.产生气体  由直观的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预测
    【投影展示】
    实验探究一的相关注意事项  仔细阅读  防止在实验过程中发生意外
    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探究一:钠与水反应  小组讨论、合作动手进行实验探究一。  通过亲自实验,体验钠的活泼性;验证自己的推测;体验小组合作的乐趣。
    板书记录同学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予以指导。
    【板书】
    保存煤油中;质软;银白色;变暗;
    浮;熔;响;游;  小组汇报记录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自己的推测。
    1.反应放热
    2.产生气体  培养全面、有序的实验观察能力;掌握由实验事实验证理论推测的科学方法。
    问题三: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是什么气体?
     协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二。
     引导学生进行理论分析。  小组讨论,设计方案。
    方案一:
     亲自实验,没有明显现象。继续讨论,抓住核心,改进方案。
    方案二:
    理论分析,不可行。  回忆初中有关知识,培养实验设计能力。
    让学生经历设计——实验——失败——再设计——再失败的实验探索历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

  • 上一篇资料:3.1《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人教版化学必修1)
    下一篇资料:3.1《碳的多样性》课时作业(鲁教版必修1)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