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必修1 → 苏教版 → 期中复习与检测 →

浙江省杭州二中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期中考试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1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196.82K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18
    • 更新时间:2010-11-18 19:24:59
    • 上传时间:2010-11-18 19:25:52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杭州二中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化学试卷
                                    命题:沈丹平    校对:刘艳良   审核:王彩芳      2010.10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12   N-14   O-16    Ne-20   Na-23   Cl-35.5 K-39   Mn-55   Br-80   Ba-137  
    一.选择题(1~15题,每小题2分;16~20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化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B.海水淡化能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C.针对甲型H1N1流感的扩散情况,要加强环境、个人等的消毒预防,其中消毒剂常选用含氯消毒剂、双氧水、酒精等适宜的物质
    D.今年春天,在我国南方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旱情,缓解旱情的措施之一是可以用干冰或溴化银进行人工降雨
    2.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④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A.除去Fe粉中混有的I2:加热使I2升华
    B.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MgCl2:加入KOH溶液后过滤,滤液蒸发结晶
    C.除去碳酸钠中混有的碳酸氢钠: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蒸发结晶
    D.除去氢氧化镁中混有的氢氧化钙:放入水中搅拌成浆状后,加入足量氯化镁溶液,加适量水过滤洗涤
    4.下列选用的相关仪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                                 
    A.存放液溴                             B.量取9.50 mL水
    C.称量8.55g氯化钠固体           D.配制240 mL 0.1mol/L的NaCl溶液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化还原反应中,若消耗7.1g Cl2,必转移0.2NA个电子
     B.将1.0molFeCl3全部制成胶体,其中氢氧化铁胶粒为NA个
    C.12g NaHSO4在熔融时离子总数为0.3NA
    D.标准状况下,11.2L氦气所含的原子数为0.5NA
    6.已知BrCl能发生下列反应:nBrCl+2M=MCln+MBrn(M为+n价的金属元素),Br Cl+H2O=HCl+HBrO,以下推论不正确的是(      )
       A.BrCl具有和卤素单质相似的化学性质
       B.BrCl和M反应时,BrCl只作氧化剂
       C.BrCl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NaBrO两种盐
       D.将BrCl跟FeSO4溶液反应,溶液会变成无色
    7.下列事实与胶体无关的是(    )
    A.水 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B.将NaCl研磨成直径在1~100nm的颗粒然后分散于水中形成的分散系
    C.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道
    D.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
    8.某元素构成的双原子单质分子有3种,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58、160、162,在天然单质中,此三种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由此推断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此元素有三种核素
    B.其中质量数为79的核素占原子总数的1/3
    C.其中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80
    D.此元素的单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60  
    9.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他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 的压强(p)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p(Ne)>p(H2) >p(O2)   B.p(O2) >p(Ne)>p(H2)    
    C.p(H2)>p(O2) >p(Ne )   D.p(H2)>p(Ne)>p(O2)
    10.下列物质中,本身属于非电解质,溶于水与水反应的生成物属于电解质的物质是(     )
        A.氯化钠       B.氯气         C.三氧化硫         D.乙醇
    11.某地甲、乙两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各含有下列8种离子中的4种(两厂废水所含离子不同):Ag+、Ba2+、Fe2+、Na+、Cl-、SO42-、NO3-、OH-。若两厂单独排放污水都会造成较严重的水污染,如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k@s@5@u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便能变得无色澄清,溶质主要含硝酸钠,污染程度大大降低。根据所给信息有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Na+和NO3-来自 同一工厂             B.Cl-和NO3-一定来自同一工厂
    C.Ag+和Na+可能来自同一工厂          D.SO42-和OH-一定来自同一工厂
    12.将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a L分为两等份,其中一份加入bmol的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SO42-完全沉淀;另一份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molNH3,则原溶液中的Al3+的浓度(mol/L)为(    )
    A.(2b-c)/2a  B.(2b-c)/a  C.(2b-c)/3a   D.(4b-2c)/3a
    13.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NaClO发生如下反应:3NaClO==2NaCl + NaClO3,在相同条件下NaCl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其最终产物是(     )
    A.NaCl,NaClO    B.NaClO,NaClO3    C.NaCl,NaClO3    D.NaClO3,NaClO4
    14.下列能够检验出KI中是否含有Br一的实验是(      )
       A.加入足量的新制氯水,溶液变色则有Br—
     

  • 上一篇资料:浙江省慈溪市云龙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下一篇资料:浙江省嘉兴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