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必修1 → 人教版 →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

4.4.2《硫酸和硝酸》课件+教案(人教版化学必修1)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PPT 课件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1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3.44M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376
    • 更新时间:2010-12-18 17:39:42
    • 上传时间:2010-12-18 17:41:19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第1课时)
    1、课时安排:
    一课时(40分钟)
    2、教材内容分析:
    ①教材编写
    教材编写的意图是以硫酸和硝酸为典型物质,学习物质的氧化性。本节教材内容的节标题是:氨 硝酸 硫酸 ,教学内容分为:一、氨;二、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其中“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的内容显然是以硫酸和硝酸为典型物质,运用在第二章中,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和观点来具体的学习不同类别物质的氧化性,在+2和+3价铁的化合物的基础上,近一步认识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的不同性质。其中P100~P101主要是涉及酸的组成、通性及酸的电离,以及浓硫酸的特殊性(脱水、吸水和氧化性)
    ②教材内容前后关系、地位
    初中化学中以”常见的酸”为标题,学习了盐酸、硫酸的性质及用途。化学必修1中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学习了氧化剂、还原剂及常见的氧化剂浓硫酸、硝酸。在化学1的第三章又学习了+2和+3价的铁的化合物,初步地建立了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性质特征。本节教材从初高衔接来看是初中化学常见的酸的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从它在化学1中处的位置来看是在基本实验和基础理论、以及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形成完整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的作用,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以及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积累感性认识的材料。
       ③教材素材处理
       教材中有思考与交流1个,实验1个,实验图片1个,资料与卡片1个,用途图片1个, 课后习题共13个题。
    教材以“思考与交流”栏目为情景引入,分为三个问题(1)硫酸、硝酸、盐酸都是酸,它们在组成上有什么特点?(2)这种特点与酸的通性有什么关系?用电离方程式表示。(3)实验室里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往往用稀硫酸或盐酸,而不用浓硫酸或硝酸,这是为什么?然后以图片的形式介绍浓硫酸与蔗糖的脱水反应。再用实验4-9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作为载体探究浓硫酸的氧化性。再用文本分析硫和氮元素的化合价特征,给出浓硫酸、硝酸与铜、碳的反应方程式。从理性的角度来归纳整理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及氧化产物。最后,以文本和图片的形式介绍硫酸和硝酸的用途,以资料与卡片的形式介绍王水的组成及用途。
    课后练习中除2、4、11、13题外,都涉及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以及酸的通性。
       ④需补充的素材
       建议在第1课时中可补充浓硫酸与碳的反应实验,还可补充酸的氧化性、氧化性的酸等知识。
    3 、学情分析
    ①学生已有的知识、方法
    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的酸(盐酸、硫酸)的性质(与指示剂石蕊、酚醛作用、物理性质、金属铁、锌、镁的反应,与三氧化二铁(铁锈)的反应,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反应、浓硫酸的腐蚀性、浓硫酸的稀释等),但在初中只提出了盐酸、硫酸等酸的相似的化学性质,而没有提出酸的通性的概念,在学习方法上初中化学是以实验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

    ②学生已有的基础对本节学习的影响
    学生已有知识中,常见的酸的相似的化学性质对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知识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没有归纳出酸的通性这种上位的概念,这就需要我们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提出来。另外在初中已经涉及到浓硫酸的腐蚀性,但内容多是感性的,浓硫酸的腐蚀性与本节要学习的浓硫酸的特殊性(氧化性、脱水性和吸水性)、以及硝酸的氧化性有一定的干扰和影响。
    4、 教学目标确定
    基础目标:
    知道常见的酸(盐酸、硫酸和硝酸等)的组成特点及酸的通性的概念,能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它们的电离过程。通过铜和浓硫酸的反应实验了解浓硫酸的特殊性(吸水性、脱水性和氧化性),能熟炼地书写并分析浓硫酸与铜、碳等物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认识它们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通过浓、稀硫酸性质的对比,体会内因与外因、量变引起质变、现象到本质的辩证关系。了解对比这一重要方法在学习中的应用。通过对蔗糖与浓硫酸脱水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体验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
    拓展目标:
    通过浓硫酸和碳反应的实验近一步的了解浓硫酸氧化性。通过问题探究了解浓硫酸的氧化性和稀硫酸的氧化性的强弱差别,

    5、 教学基本设计
    (1)教师与学生的活动设计
    活动设计一:
    思考与交流,利用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常见的酸等相关知识内容进行复习引入,教师首先提问,①请学生列举出常见的酸,指出它们在组成上特点,②并要求学生复习常见的酸具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由此引出酸的通性的概念。并通过学案载体书写出常见的酸的电离方程式。③实验室里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往往用的稀硫酸或盐酸,而不用浓硫酸或硝酸,这是为什么?
    活动设计二:
    复习旧知(浓硫酸的吸水性),通过一个吸水性有关的问题或情景来复习初中化学中所学的浓硫酸的吸水性,时间约2分钟。
    复习旧知(浓硫酸的脱水性),利用补充的实验展示图4-31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的实验现象复习巩固浓硫酸的脱水性,时间约2分钟。
    活动设计三:实验探究(浓硫酸的氧化性),通过浓硫酸与铜的反应实验4-9的探究,从反应的条件、反应的现象、反应的产物分析对浓硫酸的氧化性有一个亲身的体验和感觉的过程,并完成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
    活动设计四:实验探究(浓硫酸的氧化性),

  • 上一篇资料:4.4.1《氨》课件(人教版化学必修1)
    下一篇资料:4.4《氨 硝酸 硫酸》课堂自主练习(人教版化学必修1)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