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必修1 → 人教版 →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 复习与检测 →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章末复习学案(人教版化学必修1)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教(学)案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1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217.79K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109
    • 更新时间:2011-02-17 08:59:01
    • 上传时间:2011-02-17 08:59:31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复习
    专题一、物质的检验
    1.检验要求:所用的方法要简便,利用物质的特征反应,反应现象明显。
    2.检验步骤:(1)取样:
    ①每次取少量进行检验,不能将待检试剂全部取出或在原试剂瓶中检验。
    ②若试样为固体,有时需要将它配成溶液后再取样。
    (2)观察试样外观,得出一定结论,再进一步检验。
    (3)先考虑物理方法、后考虑化学方法进行物质检验得出结论。
    3.检验一般方法
    (1)物理检验法:根据物质在颜色、气味、密度、溶解性等物理性质上的明显差异对物质进行鉴别。
    (2)化学检验法:根据物质在化学性质方面的明显差异(如生成沉淀、沉淀溶解、生成气体等)对物质进行鉴别。在实验应用中,一般是将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配合使用。
    4.物质检验的一般类型
    (1)不用任何试剂检验多种物质
    (2)只用一种试剂检验多种物质
    (3)任选试剂检验多种物质
     例1  某白色固体,经过初步分析得知,其含有Na2CO3、Na2SO4、NaCl、CuSO4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甲、乙两同学为了进一步确定这份白色粉末固体的组成成分而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1)甲取少量的白色固体在试管中加水溶解得无色、澄清溶液,甲判断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继续向试管中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和稀HNO3,看到白色沉淀,并有气体放出,甲判断肯定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将甲(2)中所得混合物过滤,取滤液2 mL转移到另一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加入稍过量的AgNO3溶液和稀HNO3,结果也生成白色沉淀。因此乙断定原白色固体中肯定有NaCl,乙的结论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CuSO4溶液为蓝色,而实验现象是无色溶液,故无CuSO4。
    (2)Na2SO4+BaCl2===BaSO4↓+2NaCl,BaSO4不溶于水和稀HNO3;
    Na2CO3+BaCl2===BaCO3↓+2NaCl,BaCO3不溶于水,溶于稀HNO3;BaCO3+2HNO3===Ba(NO3)2+H2O+CO2↑。
    (3)NaCl+AgNO3===AgCl↓+NaNO3,AgCl不溶于水,也不溶于HNO3,但由于甲的第二步实验使溶液中新生成了NaCl,故不正确。
    答案 (1)固体中不含有CuSO4 (2)Na2SO4和Na2CO3 (3)不正确 甲在溶液中加入BaCl2引入了C1-

    特别注意检验时不要引入干扰离子,选择试剂要慎重。
     例2  以下四组物质的水溶液,需要对各组中的溶 液进行鉴别,其中仅用溶液间的两两混合,就可以完成鉴别任务的是(  )
    A.HCl  Na2CO3  Na2SO4  BaCl2
    B.BaCl2  AgNO3  CaCl2  HNO3
    C.NaOH  Na2SO4  Ba(NO3)2  HCl
    D.MgCl2  Na2SO4  Ba(OH)2  KOH
    解析 在A项中,两两混合后,能与两种溶液反应产生沉淀的是BaCl2溶液,与之不反应的是盐酸,两种溶液分别是Na2CO3溶液和Na2SO4溶液,向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的是Na2CO3溶液,无现象的是Na2SO4溶液;在B项中 ,只能鉴别出AgNO3溶液和HNO3溶液,不能再把BaCl2溶液和CaCl2溶液区分开;在C项中只有Na2SO4溶液和Ba(NO3)2溶液相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又不溶于NaOH溶液和HCl溶液,故不能鉴别;在D项中MgCl2、Ba(OH)2分别作为滴加试剂与其他物质两两反应时,均会与两种物质产生沉淀,一种无明显现象;Na2SO4、Ba(OH)2分别作为滴加试剂与其他物质两两反应时,均会与一种物质产生沉淀,两种物质无明显现象,故无法鉴别。
    答案 A
    专题二、以物质的量为“桥梁”的各物理量间的转换
     物质的量作为化学计算的桥梁,可把物质的质量、粒子数、气体的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有机结合起来。如图:
     
    应用上述关系可以解决不同量之间的转化,计算时可把已知量先换算成物质的量,再用物质的量去转化,即“见量化摩”使计算变得简单。
     例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48 g O3气体含有6.02×1023个O3分子
    B. 常温常压下,4.6 g NO2气体含有1.81×1023 个NO2分子
    C.0.5 mol•L-1 CuCl2溶液中含有3.01×1023个Cu2+
    D.标准状况下,33.6 L H2O含有9.03×1023个H2O分子
    解析 A项中O3的分子数为48 g48 g•mol-1×6.02×1023/mol=6.02×1023,故A正确;B项中4.6 g NO2含有的原子个数约为1.81×1023,而分子个数由于存在2NO2N2O4的平衡,无法计算出其中NO2的具体分子数,B错;C项因不知其体积,只知道浓度,无法计算Cu2+的个数,C错;D项中标准状况下水不是 气体,D错。
    答案 A

    有关NA的陷阱设置:
    (1)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出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 Pa、25℃时等。
    (2)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等。
    (3)物质组成和晶体结构陷阱: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粒子(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等单原子分子,Cl2、N2、O2、H2等双原子分子,O3、CH4等多原子分子。
    专题三、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
     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时,首先判断

  • 上一篇资料: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复习课件(鲁科版选修4)
    下一篇资料: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