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复习 → 专题复习 → 化学实验 → 综合复习 →

2011年高考化学实验复习策略(天津市教研室)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教(学)案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1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448.2K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55
    • 更新时间:2011-03-05 22:37:17
    • 上传时间:2011-03-05 22:37:50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2011年高考化学实验复习策略
    2011年是天津市实施新课程改革以后的第三年高考,我们在认真反思去年高考情况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认真研究今年的高考化学实验的复习策略。以下从三个方面与各位老师分享2011年高考化学实验复习策略,有不当之处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一、研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明确复习目标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的“教学建议”的第4点:
         突出化学学科特征,更好地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
        (1)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来学习化学。例如,可通过“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实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催化剂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2)重视通过典型的化学实验事实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例如,可通过具体实验数据引导学生讨论第三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变化规律。
        (3)利用化学实验史实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形成和发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师在各课程模块的教学中,都应结合模块的特点强化化学实验。在必修课程模块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技能;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课程还专门设置了“实验化学”课程模块。在该课程模块中增加了定量实验和化学实验设计的内容,介绍了现代化学实验技术、绿色化学的基本思想,并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011年考试说明中对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内容的要求:
    1、 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 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3、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 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5、 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
    6、 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
    (1) 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试验仪器装置图。
    7、 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考试说明的 “能力要求”一项中针对实验提出了要求----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解释。
    二、洞察新课程视角下高考化学实验试题考查动向
    纵观2007至2009年我国已实施新课程改革省份的高考化学试题,我们不难发现,新课程背景下的实验试题呈现形式及解答方式均出现了新的变化。因此,研究新课改背景下的化学实验教学和高考实验复习无疑是一个新的课题,认真分析高考试题的考查动向无疑也是备考复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动向一:试题注重对基本实验知识的综合,重视对基本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查。
    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的基础,也是历年高考化学实验试题考核的一个重点。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省份的高考试题注重对教材中关于萃取、分液、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托盘天平、容量瓶及滴定管等基本仪器使用的考查,旨在通过实验考查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分析操作过程和通过实验现象、操作过程去探讨实验原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从基本实验逐步走向实验的综合化,达到实验能力的逐步提高。
    例1 :(2007年山东新课程卷第30题) 下图所示为常见气体制备、分离、干燥和性质验证的部分仪器装置(加热设备及夹持固定装置均略去),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仪器装置可任意选用,必要时可重复选择,a、b为活塞)。
     (1)若气体入口通入CO和CO2的混合气体,E内放置CuO,选择装置获得纯净干燥的CO,并验证其还原性及氧化产物,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填代号)。能验证CO氧化产物的现象是                     。
    (2)停止CO和CO2混合气体的通入,E内放置Na2O2,按A→E→D→B→H装置顺序制取纯净干燥的O2,并用O2氧化乙醇。此时,活塞a应     ,活塞b应      。需要加热的仪器装置有  (填代号),m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气体入口改通空气,分液漏斗内改改加浓氨水,圆地烧瓶内改加 NaOH 固体,E内装有铂铹合金网,按A→G→E→D装置程序制取干燥氧气,并验证氨的某些性质。
    ①装置A中能产生氨气的原因有:                                  。
    ②实验中观察到E内有红棕色气体现出,证明氨气具有        性。
    评析:本题以常见实验仪器装置为载体,综合考查了典型混合物的除杂、分离、干燥,典型物质的性质,典型气体的制备原理和性质验证的方法等基本实验知识。试题的难度不大,但知识的综合性较强,既有实验基本操作知识的综合,又有无机和有机实验知识的综合,物质性质和原理知识的综合。试题对新课程改革下实验教学方向有很好的引领作用。
    动向二:试题注重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对原理的探究,重视对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化学试题中对学生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的考查赋予了较多的关注。其中包括实验操作顺序的设计,确认某混合物组分实验的设计,验证化学原理的设计,测定物质纯度的设计。这类试题综合性强,有一定的难度和思考空间,是一种较高水平的能力考查。
    例2:(2008年海南新课程卷第16题)现拟在实验室里利用空气和镁粉为原料制取少量氮化镁(Mg3N2)。已知实验中可能会发生下列反应:
    ①2Mg+O2 2MgO;②3Mg+N2  Mg3N2;③2Mg+CO2 2MgO+C;
    ④Mg+H2O MgO+H2↑;⑤Mg3N2 +6H2O =3Mg(OH)2↓+2NH3↑
    可供选择的装置和药品如下图所示(镁粉、还原铁粉均已干燥,装置内所发生的反应是完全的,整套装置的末端与干燥管相连)。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除装置A、E外,还应选择的装置(填字母代号)及其目的分别    。
    (2)连接并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打开自来水的开关,将空气从5升的储气瓶压入反应装置,则气流流经导管的顺序是(填字母代号)   。
    (3)通气后,如果同时点燃A、F装置的酒精灯,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原因是   。
    (4)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产物是氮化镁:       。
    评析:本题主要以Mg与空气中常见物质发生反应为命题素材,综合考查了物质制备、物质的除杂和设计实验验证实验产物等基本实验知识。本试题的综合型较强,实验问题中既考查了学生如何进行实验装置连接的设计,又考查了学生对除杂顺序的选择,另外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验产物检验的实验设计。本题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实验问题的能力,对新课程改革下实验教学的方向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动向三:试题注重对教材典型实验的拓展和延伸

     

  • 上一篇资料:2011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8 化学与技术(新课标)
    下一篇资料:2011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