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必修1 → 鲁科版 →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 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

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讲课说课+课件(鲁科版化学必修1)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PPT 课件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1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874.46K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118
    • 更新时间:2011-04-21 09:57:43
    • 上传时间:2011-04-21 09:58:37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下面由我代表我们小组进行说课和讲课。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我的说课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策略

    四.教学过程设计

    首先是教材分析,在教材结构上,如果说第一章是从化学科学研究手段———化学实验方面呈现化学科学的面貌,那么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则是从化学学科内容方面展开化学科学。这节的第一部分---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是完全脱离以往教材内容体系而新增加的一部分内容,在整个高中化学中起到了承前启后,提纲挈领的作用。

    所谓“承前启后”意味着通过学习分类的方法,学生不仅可以对以往的化学知识进行梳理,还能为以后将要学习的更为庞大的化学知识体系奠定重要的基础。

    “提纲挈领”则与新课程的课程内容设置方式的改变密切相关。如必修一 “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的每一种类别的元素及其化合物都是以典型的元素及其化合物作为切入点展开,以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在这样的一种新的教材内容编排体系下,掌握分类的方法,以类别的视角,从共性出发去学习化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是我对学生的分析,对于高一新生,初中阶段纯净物,混合物及酸碱盐等的学习,其实就是物质分类方法的具体应用,但在思维上,学生正从直觉型经验思维向抽象型思维过渡,还没有把分类形成一种方法,形成化学学习的思想。本部分教学内容正好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物质及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掌握分类方法,形成分类观。

    结合新课标要求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1.掌握两种常用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并能熟练的用分类图表示分类结果;

    3.知道分类标准并不唯一,分类标准的确立对分类结果的影响。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

    1.小组活动,从不同的方面找到科学合理的分类标准,对化学物质和反应进行分类,建构自己的分类图。

    2.尝试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加工信息。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思想;形成正确的物质分类观;更深入的认识化学物质的本质。

    2.认识到分类作为一种科学方法在化学中的重要作用;

    3.体会掌握科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4.通过小组活动,体会团体合作的集体成就感。

    针对以上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我将本节课的重点设定如下:了解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难点为:在掌握交叉分类和树状分类的基础上,学会找标准。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教学策略,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接受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达到三位目标的要求,我采取了问题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策略。

    以上环节均是为教学过程打下基础的,下面看一下我是如何实践的。我的教学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板块。一是分类的含义,二是分类的方法,三是分类在化学中的应用。首先,通过物质分类的思想发展史引入课题,在课的一开始,我将配合多媒体为学生讲述化学分类思想的发展历程并让引导学生去思考感悟。通过化学史,不仅仅引入了课题,让学生有目标的进入教学内容,更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和求知欲。由于分类法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所以我接下来要求学生在2分钟内尽可能多的说出他所知道的运用分类法的例子。并结合生活中这些分类的应用,说一说他们所体会到的在生活中的分类有什么作用。让学生体会分类方法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是有实际意义的,这种方法对我们的生活很重要。继而引入到分类在化学中的应用,体会分类的含义。

    下面是第二个板块,分类的方法。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化学物质的基础,所以我首先给出几种化学物质,并给出分类标准,让学生四个人一组讨论一下,如何连线以及这样连线的依据是什么。由学生来单独操作,没有难度。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分析得出确立分类标准的重要性并掌握交叉分类法。对于树状分类法,我将采取与学生共同回顾初中知识的方式进行讲解,在明确了两种分类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学生将体会到运用树状分类法可以使有关的认识系统化,运用交叉分类法可以使有关的认识全面化,进而体会到何时使用哪种方法。

    最后一个板块是分类在化学中的应用。本部分是整节的亮点。通过布置任务的方式,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来学会根据组成和性质对化学物质和反应进行分类。任务一,学生对物质进行分类,着重提醒学生注意分类的标准,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完成表格。任务二,对反应进行分类,任务三,完成物质之间的转化,并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分类的方法过去一直在用,今天学会了把它作为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梳理。

    在课的结尾,一个点睛之笔是师生共同交流通过化学史与本节课学习相结合的所得。进一步渗透物质分类观念。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说课内容。接下来是我的讲课。

     

     

     

     

     

  • 上一篇资料:有机合成
    下一篇资料:3.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2010广州评优课第二课时课件+教案+课时练习(人教版必修2)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