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复习 → 历届高考题 → 2011年高考题 →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解析(山东卷)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高考试题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0点(会员免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222.7K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337
    • 更新时间:2011-06-21 21:21:25
    • 上传时间:2011-06-21 21:21:50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2011山东理综化学试题解析
    9.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化学变化
    B. BaSO4在医学上用作钡餐,BaSO4对人体无毒
    C. 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4C与12C互为同素异形体
    D.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现象,不属于胶体
    【解析】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而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a2+是有毒的,BaSO4之所以能做钡餐,是因为BaSO4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故B错;12C、14C是两种原子,其关系是同位素,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之间的关系,故C错;葡萄糖是小分子,粒子的小于1nm,故不属于胶体,无丁达尔现象产生,故D正确。
    【答案】D
    10.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
    A.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B.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
    C.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            D.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
    【解析】短周期中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一半的有Li:  和Si: ,属于非金属的是硅。硅在自然界中全部以化合态形式存在,故A正确;做光导纤维是二氧化硅而不是单质硅,故B错;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故C错;非金属性C>Si,故气体氢化物的稳定性CH4>SiH4,D错。
    【答案】A
    11.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B.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能水解
    C.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
    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
    【解析】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故A正确;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苯和硝酸生成硝基苯的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故C正确;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褪色,说明苯中不含碳碳双键,苯中的化学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故D正确。
    【答案】B
    12.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只生成氧化物
    C.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D.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是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
    【解析】铝的氧化物属于两性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A错;铜在空气中放置,可以生成铜绿[Cu2(OH)2CO3],故B错;因HCl易挥发,三种盐在加热条件下,都能彻底水解,故C正确;电解三种盐溶液的混合物时,首先是Fe3+ +e-== Fe2+,不能得到金属单质;当Fe3+消耗完,Cu2+ +2e-==Cu;当Cu2+消耗完,2H+ +2e-==H2,不可能得到铁单质和铝单质,故D错。
    【答案】C
    13.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C.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以此增强
    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非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解析】有些元素的最高价不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如O、F等元素,故A错;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区域内运动,故B错;元素的得电子能力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故C正确;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通常既显一定的金属性,又显一定的非金属性,而过渡元素是指副族和第Ⅷ元素,故D错。
    【答案】C
    14.室温下向10 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溶液中 不变
    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
    D.再加入10 mL 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pH=7
    【解析】醋酸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时电离程度增大,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是增多的,但粒子的浓度要减小,故A、C错;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故B正确;10mL pH=11的NaOH溶液只能反应掉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电离出的H+,还有大量的未电离的醋酸没有反应,故溶液显酸性,D错。
    【答案】B
    15.以KCl和ZnCl2混合液为电镀液在铁制品上镀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未通电前上述镀锌装置可构成原电池,电镀过程是该原电池的充电过程
    B.因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电镀时通过的电量与锌的析出量无确定关系
    C.电镀时保持电流恒定,升高温度不改变电解反应速率
    D.镀锌层破损后对铁制品失去保护作用
    【解析】电镀时Zn 为阳极,Fe为阴极,KCl、ZnCl2的混合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若未通电,不存在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故不能构成原电池,故A错;电镀时,导线中每通过2 mol电子,就会析出1mol锌,通过的电量与析出的锌量的关系确定,故B错;电

  • 上一篇资料: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解析(江西卷)
    下一篇资料: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解析(陕西卷)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