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旧人教 → 高一化学教材 → 第二章 碱金属 → 第二节 钠的化合物 →

2.2《钠的化合物》说课(原人教版化学)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教(学)案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0点(会员免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95.95K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9
    • 更新时间:2011-09-29 17:45:03
    • 上传时间:2011-09-29 17:45:38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原人教版第一册第二章 碱金属
    第二节 钠的化合物
    说课稿
       
     广西梧州高级中学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钠的化合物属元素化合物知识,是本章的重点。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和巩固上一节的知识,并为下一节碱金属的学习奠定基础,故本节教材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钠的化合物中,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又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故学好本节内容还有着重要的实际指导应用意义。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具体学情,本节课共分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过氧化钠的性质;
    第二课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鉴别方法。
    以下我所说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过氧化钠的性质并能够熟练的运用。通过对过氧化钠用途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Na2O2与H2O、CO2的反应作为引领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手段。
    通过教学设计,授以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对比法、实验探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在较自由的互动式、探究式的学习氛围中,通过亲身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过程培养学生形成勇于探究、善于质疑的精神以及科学求真的价值观。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过氧化钠的性质
    (2)教学难点: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

    二、说学情
    1.知识储备: 在初中阶段,学生已学过燃烧的三要素,通过上节对金属钠的学习,学生也普遍具有了研究的热情。
    2.学生特点:高一学生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均有限,虽对探究性实验感兴趣,但却不一定能够积极地主动地去观察、思考和探索本质。故:本节课中,我将多设疑、多激疑引导,让学生都能动起手来,把实验作为探究未知领域的手段。

    三、说教法
    我的理念:建构主义理论铺开课堂,由旧知引入新知,认知冲突或疑惑激发兴趣 。
    1.本节采用:“互动式”、“启发—探讨式”的实验引导分析的方法。       
    2.实验方面: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演示、学生两人分组实验。
    3.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案导学。
    宗旨:将课堂还给学生。

    四、说学法
    1.引导学生学会: 观察现象 → 提出猜想 → 分析本质 → 验证假设 → 得出结论。
    2.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探究、对比讨论的方法。
    3.引导学生学会由Na2O2的性质,分析用途。

    五、说教学过程
    一共分为四个阶段,引入探究阶段、总结归纳阶段、练习强化阶段及课后巩固阶段。
    【引入阶段】
    创设情境引入: 首先展示古今取火之文明,引生入境。
    依据情景设疑:“为什么能够着火?”唤醒学生旧知识中关于燃烧三要素的认识,并以此展开后续教学。
    情景化设疑:如果我们有了燃烧三要素之一:可燃物棉花,又该怎样去生火呢?学生发展思维。从而引出吹气是否能够生火?
    对比实验验证猜想:未经处理的棉花,怎么吹,都不着火,加点固体物质,再吹,通过现象“生火”,从而引出吹气能让棉花着火的神奇物质:过氧化钠及其物理性质。
    【探究阶段】
    新疑问:有了过氧化钠,吹气是否就能够生火呢?
    引导分析:如何符合燃烧的三要素。
    设计意图:通过对着火点的分析,引出必定为人呼出的气体与Na2O2作用生火。
    新疑问:人呼出的气体有CO2、H2O、O2、N2,

  • 上一篇资料:2.2《化学反应的限度》导学案(鲁科版化学选修4)
    下一篇资料:3.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公开课说课课件(人教版化学必修2)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