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反应原理 → 苏教版 → 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

专题2第2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课件+课时作业(苏教版化学选修4)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PPT 课件
    • 教材版本:苏教版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1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3.78M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254
    • 更新时间:2011-10-22 09:35:57
    • 上传时间:2011-10-22 09:37:40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专题2   第2单元  第1课时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实验证明,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对此说法的理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放热反应都是自发进行的
    B.所有的自发反应都是放热的
    C.焓变是影响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一种重要因素
    D.焓变是决定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判据
    【解析】 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并不是所有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焓变是影响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一种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答案】 C
    2.以下反应可用焓判据来解释的是(  )
    A.氯化钠自发地溶于水
    B.2N2O5(g)===4NO2(g)+O2(g) ΔH=+56.7 kJ•mol-1
    C.(NH4)2CO3(s)===NH4HCO3(s)+NH3(g) ΔH=+74.9 kJ•mol-1
    D.2H2(g)+O2(g)===2H2O(l) ΔH=-285.8 kJ•mol-1
    【解析】 当反应中的ΔH<0时,反应的能量减少;当反应中的ΔH>0时,反应的能量增加,自发过程总是对外界做功,消耗自身的能量,使自身的能量降低。
    【答案】 D
    3.在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下列说法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反应限度的是(  )
    A.反应物浓度等于生成物浓度
    B.容器中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C.单位时间生成n mol N2,同时生成3n mol H2
    D.H2的生成速率等于NH3的生成速率的32倍
    【解析】 一个化学反应是否达到一定的化学平衡状态,有两个最基本的本质判断特征:①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所有的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都要归结到这两点中的某一个。
    【答案】 D
    4.(2009年扬州大学附中高二检测)可以充分说明反应P(g)+Q(g)R(g)+S(g)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的是(  )
    A.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共存
    C.P的生成速率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
    D.反应容器内的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
    【解析】 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体系中气体总物质的量和压强不随时间而改变,故A、D不能作为反应是否达平衡的标准;因为是可逆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一定共存,B项错;P的生成速率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说明v(正)=v(逆),反应达平衡。
    【答案】 C
    5.对下列过程中熵变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溶解少量食盐于水中:ΔS>0
    B.纯碳和氧气反应生成CO(g):ΔS>0
    C.H2O(g)变成液态水:ΔS>0
    D.CaCO3(s)加热分解为CaO(s)和CO2(g):ΔS>0
    【解析】 熵变(ΔS)是依据混乱度来取值的,混乱度的大小取决于能够自由运动的粒子的数目。A项固体食盐由于离子键的作用,Na+、Cl-不能自由运动,但食盐溶于水后,电离出自由移动的Na+、Cl-,则ΔS>0;B项2C(s)+O2(g)===2CO(g),注意C是固体,n(CO)>n(O2),则ΔS>0;C项H2O(g)变为H2O(l),分子的自由度减少,则ΔS<0;D项CaCO3(s)===CaO(s)+CO2(g),注意CaCO3和CaO均是固体,则ΔS>0。
    【答案】 C
    6.下列各关系式中能说明反应N2+3H2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3v正(N2)=v正(H2)     B.v正(N2)=v逆(NH3)
    C.2v正(H2)=3v逆(NH3)   D.v正(N2)=3v逆(H2)
    【解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抓住化学平衡状态的主要特征之一:v正=v逆。
     
    【答案】 C
    7.已知2CO(g)===2C(s)+O2(g)的ΔH

  • 上一篇资料:专题2第1单元《化学反应速率》课件+课时作业(苏教版化学选修4)
    下一篇资料:专题2第3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课件+课时作业(苏教版化学选修4)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