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反应原理 → 苏教版 → 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 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

镇江市市骨干教师竞赛作品--《电解原理及应用》教学案+课件+设计方案+教学实践报告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PPT 课件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1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482.08K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233
    • 更新时间:2011-10-28 21:33:37
    • 上传时间:2011-10-28 21:34:31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电解原理及应用》教学实践报告
    (指导思想,设计方法等说明)
    电解原理在必修1、2中均有触及,但是在必修阶段教学要求较低,只要求了解原理,不涉及应用,学生只有一粗浅的印象。而《化学反应原理》中的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其重心应落在应用上,也是教学的难点。考虑到课时的安排,这节课是要在一课时内完成的,如果不让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回顾预习,由于《必修2》中电解原理的教学已时隔近一年,学生遗忘率较高,课堂上如果要完全从电解原理开始当成新课教学,这节课可能又上成了电解原理课,没有时间涉及应用。对于学生来说,这节课就变成了《必修2》中电解原理的复习课,基本没有新的获得。这样课堂容量不够,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高,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基于以上原因,在处理本课时的教学时,对于电解原理部分的内容,采取让学生结合《必修2》自主预习的形式来完成(因为高一时接触过),对于电解和电镀的实验则采用视频的形式让实验情景再现(这些实验在高一新课教学时都已做过,不必为了做实验而去做实验,冲淡本课重点)。课堂上在电解原理部分只需要重点讲解的是两极上离子的放电顺序,所以通过例题和练习来强化,突出了重点。这一强化也正是为后面的应用服务。最后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习题,从各个角度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突破了难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体指导思想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学生会的不讲、学生可以自己学会的不讲;只讲易漏、易错、易混点”,重视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一、实践过程
    1、课前预习:课前给学生印发预习材料及完成相关小练习,让学生找回对高一知识的记忆,为上课作好心理准备和必备知识的铺垫。
    2、新授:教学过程中,首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根据预习情况检查,可以了解学情,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教学过程中涉及到演示实验,因为在高一必修阶段已经做过相关实验,加上课前预习过,所以这节课的几个电解实验采用放实验视频的方法,节约教学时间,不冲淡教学重点,且视频效果清晰,课堂密度大,教学紧凑。
    3、教学效果检查:教学中,采用及时检查的方式,每学习一个知识点,就配一个及时的练习,及时加以巩固,学生即学即用,兴趣盎然。
    4、课后作业及拓展: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课后作业的布置分层次进行,既有共性的作业,又有个性化的拓展,适应新课程的理念。
    二、收获与体会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感觉到教师在课前精心为学生准备一份预习材料,帮助学生回顾已有知识,为新授课有针对性地作好准备非常重要。其实教学本来就是相关的,尤其现在新课程的教材设计,基本上都是必修阶段将高中知识全面覆盖,广度到了,只是深度没有到,那么到选修课的时候,就没在必要再完全当陌生知识来教学,如果那样,学生高一一年的时间就等于白费了。而且,完全忽视学生高一时已经有的知识,再重新从零讲起,一方面教学时间不够,冲淡教学主题,课堂容量太少;另一方面,又会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势学生得不到鼓励,降低学习兴趣。
    本节课几个环节的设计和处理,在实践过程中经过检验,教学环节进行顺利,过渡自然,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比较容易,教学效果很好。
    三、问题与建议
    1、问题:新课程实施以来,由于新的高考方案的实施,选修课在高考中的份量明显降低,导致从学校到学生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明显下降。高一阶段,化学只有两课时,而教学内容的全面覆盖,让教师很难从容应对。所以在高一阶段就会出现少做甚至不做实验的现象。有的学校,学生三年都没有进过一次实验室,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的新知获得,学习兴趣,以及好奇心的培养,都从做实验开始,而这一环节,现在在很多学校都得不到落实,实在是化学教师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而这些本应该在高一完成的实验教学,如果在高一时没有做,到高二选修时就必须放慢教学节奏,完全当新课来上,这样就达不到本节课设计的教学效果。
    2、建议:各校在高一阶段进行课时分配时,不要过于功利,过多过早地向语数外学科太多倾斜。假期在南京培训,与无锡天一中学的教师交流,他们学校,劳动与技术课程一直开设,且从来没有老师将音乐、体育、美术课挤占,学生的实验课一节不少,学校对教学规范严格把关,查到了必定严肃处理。所以,我的感触也是,教学成绩并不与教学时间成正比,如果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一节也许顶二节,学生不仅是课上学,课下也会主动学习。相反,如果我们过多地占用学生的课堂教学时间,则会减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剥夺学生娱乐和实验的时间,更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所以,教学是一项工程,一定要按规律办事,科学办教育,才能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 上一篇资料:镇江市市骨干教师竞赛作品--《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教学案+课件+设计方案+教学实践报告
    下一篇资料:1.1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