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反应原理 → 人教版 → 模块复习与检测 →

广东省中山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期末考试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1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99.85K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41
    • 更新时间:2012-08-31 19:25:47
    • 上传时间:2012-08-31 19:26:10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中山市高二级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末统一考试
    理科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Al:27   S:32  Fe:56  Ca:40  Cu:64  Na:23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统考考号、座位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共20小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第Ⅱ卷则 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按各题要求答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考试结 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2分,多选、错选或不答的均得0分)
    1.已知:CH3C H2CH2CH3(g)+6.5O2(g) 4CO2(g)+5H2O(l);H =-2878  kJ•m ol-1
    (CH3)2 CHCH3(g)+6.5O2(g) 4CO2(g)+5H2O(l);H =-2869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      
    B.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
    C.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D.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
    2.在密闭容器里,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 用 、 、 表示,已知2 =3 、3 =2 ,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2A+3B=2C    B.A+3B=2C     C.3A+B=2C      D.A+B=C
    3.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pH值最小的是
    A.   B.   C.    D.
    4.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首要原因是         
     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D.回收其中石墨电极
    5.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SO2(气)+O2(气) 2SO3(气),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L、0.1mol/L、0.2mol/L,当反应达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SO2为0.4mol/L、O2为0.2mol/L    B.SO2为0.25m ol/L
    C.SO2、SO3均为0.15mol/L     D.SO3为0.4mol/L
    6.若pH=3的酸溶液和pH=11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
    A.生成一种强酸弱碱盐                B.弱酸溶液和强碱溶液
    C.强酸与弱碱溶液反应    D.一元强酸溶液与一元强碱溶液反应
    7.可以充分说明反应P(g)+Q(g)       R(g)+S(g)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的是
     A.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浓度之比为1:1:1:1
     C.P的生成速率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
     D.反应容器内的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
    8.可以将反应Zn+Br2 = ZnBr2设计成蓄电池,下列4个电极反应 ①Br2 + 2e- = 2Br-
    ②2Br--2e- = Br2    ③Zn – 2e- = Zn2+   ④Zn2+ + 2e- = Zn
      其中表示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和放电时的负极反应的分别是
       A.②和③     B.②和①        C.③和①   D.④和①
    9.准确量取25.00毫升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A.50 mL量筒           B.25 mL量筒     
    C.50 mL碱式滴定管         D.50 mL酸式滴定管
    10.反应FeO(s)+C(s)=Fe(s)+CO(g); △H>0,ΔS>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低温下自发进行,高温下非自发进行   B.高温下自发进行,低温下非自发进行
        C.任何温度下均为非自发进行           D.任何温度下均为自发进行
    11.在某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I气体,发生反应2HI(g)     H2(g)+I2(g); △H>0,在t1时达到平衡,t2时加热升温并保温,到t3时又达到新平衡,符合这一变化的图像是

    A                  B                   C                 D
    12.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 mol/L Na2CO3溶液:C(Na+)=2[c(HCO3-)+c(CO32-)+c(H2CO3)]
      B.0.1 mol/L NH4Cl溶液:C(NH4+ )=C(Cl-)
     C.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

  • 上一篇资料: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学校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国际班,无答案)
    下一篇资料: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