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复习 → 章节复习 → 人教新课标 →

人教版新教材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按章节)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教(学)案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0点(会员免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283.63K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189
    • 更新时间:2014-10-17 10:20:18
    • 上传时间:2014-10-17 10:20:59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九年级化学复习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基础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3.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4.绿色化学:向着环境友好发展。即环保低耗节能。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
    1、概念: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的是物质外形、物质状态的改变。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
              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放热、颜色改变、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  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
    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
    3、相互关系:化学变化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二、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在描述时常有“会”“能”“可以”等出现。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3、它们的区别是:物理性质在静止状态中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物质运动状态中才能表现出来。
    课题2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以实验为基础。学习化学的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探究步骤 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 结论、解释
    ⒈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 烛芯棉线、外壳石蜡 由石蜡制成
    ⒉点燃前 ⑴观察蜡烛的颜色、      
    形态、形状 乳白色固态圆柱状 颜色:乳白色
    状态:固态
     ⑵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投入水中 浮在水上,难溶于水,硬度小 密度比水小,硬度小,难溶于水
    烛 ⑴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 火焰分三层,第二层最明亮,内层暗 石蜡具有可燃性,其火焰分三层,第二层(内焰)最亮,最内层(焰心)最暗,外焰温度最高
     ⑵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1s后取出 火柴杆接触外焰部分变黑 外焰温度最高,加热用的是外焰
     ⑶用一冷而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取下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 烧杯内壁有水雾,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熄灭蜡烛 ⑴将蜡烛熄灭观察 有白烟 
    蜡烛燃烧时先由固态转变成液态,再汽化,而后燃烧
     ⑵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 白烟燃烧 

    1、物理性质: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质软
    2、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3产物:二氧化碳和水
    检验: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水——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变模糊或有水珠出现)
    4、熄灭蜡烛后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实验探究步骤 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 结论、解释、化学方程式
    ⒈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⑴在两个集气瓶中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放水中。将塑料管小心插入集气瓶内,吹气 集气瓶中的水排出,集气瓶内充满气体 呼出的气体大部分没有溶于水
    ⑵在水中集满气体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从水中取出正放于桌上 气体无色 呼出的是无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⒉探究呼出气体的性质
    ⑴向一个盛空气的集气瓶和一个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各滴入几滴澄清石灰水,振荡 盛空气的集气瓶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石灰水变浑浊 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CO2 + Ca(OH)2===CaCO3↓+ H2O
    ⑵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 燃烧的木条在盛空气的集气瓶中持续燃烧一会熄灭;
    燃烧的木条在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立即熄灭 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少的氧气
    ⑶取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呼气,并与放在空气中的另一块玻璃片比较 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有水珠 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1、原理: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特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B、氧气——支持燃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供给呼吸。
    2、结论:“两多一少”——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比空气多,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
    3、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方法①: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使之燃得更旺的是氧气,使之立即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方法②:分别倒入澄清的石灰水,使之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使之无明显变化的是氧气。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药品的取用规则
    1、“三不准”原则:不尝、不闻、不接触。
    即:  ① 不准用手接触药品  ② 不准用口尝药品的味道  ③ 不准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如需嗅闻气体的气

     

  • 上一篇资料:山东省沂南县双堠中学2014-2015学年九年级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
    下一篇资料:宁夏西吉县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