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有机化学基础 → 人教版 →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 第一节 醇 酚 →

广东省阳东广雅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集体备课教案--选修5第3章第1节 醇 酚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教(学)案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0点(会员免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294.35K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30
    • 更新时间:2015-10-19 21:25:03
    • 上传时间:2015-10-19 21:25:45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阳东广雅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6周集体备课记录
    年级 高二 科目 化学 主备教师 罗贤朗 日期 4.7
    课题 3-1 醇 酚 课时 4课时
    参与人员 罗贤朗、林春
    主备教案(由主备教师填写或另附详案)
       1、确定本周课程教学内容
    内容和进度:完成3-1醇 酚的教学习题讲评
    第一课时:醇;
    第二课时:醇习题讲解
        第三课时:酚
    第四课时:酚习题讲解
       2、教学目标:
        能够通过典型代表物,认识各类物质的性质;强化结构决定性质;
    教学重点:乙醇、苯酚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醇和酚结构的差别及其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3、资料准备: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材、《步步高》
     4、新课授课方式(含疑难点的突破):                                          
    1.乙醇的结构和性质
    学生已经了解了乙醇的结构和性质,因此教学的重点是在复习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羟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深入研究乙醇的取代、消去、氧化反应的基本规律,并将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醇类化合物。
    【方案Ⅰ】复习再现,探究、接受、迁移学习
    复习再现(情景创设):复习乙醇的结构和性质,通过计算机课件、立体模型展示乙醇的结构,深入认识羟基官能团。
     
    探究学习: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观点,首先讨论乙醇和水结构的相似点,进而根据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推测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规律。然后开展讨论,对比乙醇、水与金属钠反应的实验现象,书写乙醇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探究乙醇的还原性──乙醇被重铬酸钾酸性溶液,或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的反应,讨论小结实验现象。
    接受学习:演示乙醇的消去反应实验,讲解乙醇的消去反应规律;讲解乙醇的取代反应规律;讲解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的反应规律。
    迁移学习:根据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规律,推测甲醇、正丙醇、乙二醇、丙三醇与金属钠反应的产物;根据乙醇与浓硫酸加热反应可能生成乙烯或乙醚的反应规律,推测2丙醇可能的反应产物;根据乙醇与氢溴酸反应的规律,推测1-丙醇与氢溴酸反应的产物;根据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的规律,推测1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的产物。
    小结提高:分析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中,变化的基团和不变的基团,归纳反应中“官能团转化”的规律。
    例如,乙醇(CH3—CH2OH)→乙醛(CH3—CHO),变化的是—CH2OH→ —CHO,不变的是CH3—,规律小结:醇→醛,即R—CH2OH→R—CHO。
    【方案Ⅱ】资料呈现,探究学习,交流提高
    资料呈现(情景创设):教师展示有关乙醇的各种学习资料,如乙醇的样品,乙醇的结构模型,乙醇的燃烧、与重铬酸钾酸性溶液的反应的实验录像,乙醇消去反应制乙烯的实验录像,探究实验用的实验仪器、药品(如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铜丝、硫酸铜溶液、NaOH溶液、锥形瓶、试管、酒精灯等)。
    提示研究问题:观察记录乙醇的物理性质;为什么乙醇能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反应?乙醇的催化氧化的产物是什么?如何检验乙醇催化氧化产物?人喝酒后,脸红、发热的原因?(注:这是因为乙醇被氧化生成乙醛刺激人体表面毛细血管引起血管扩张)
    探究学习:学生分组研究有关学习资料,讨论上述提示问题,设计并完成探究实验,归纳总结有关结论。
    交流提高:各组同学选派代表交流探究结论,教师进行评价和点拨,并进一步要求学生书写乙醇与钠的反应、 消去反应、与氢溴酸的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苯酚的结构和性质
    【方案Ⅲ】实验探究,对比思考,总结提高
    情景创设:用计算机课件展示苯酚的分子结构模型。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开展实验探究,了解苯酚的性质。
     
    对比思考、讨论提高:
    (1)苯酚、乙醇均有羟基,为什么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反应?
    (原因:苯酚中苯环使羟基O—H键极性变大,可以部分解离出氢离子而表现出酸性)
    (2)苯酚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而甲苯不能反应,为什么?
    (原因:羟基使苯环变得活泼,易在邻、对位发生取代反应)
    小结:有机物分子中基团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学习迁移:认识其他酚类,如甲酚的三种结构,推测甲酚可能的性质。
    交流提高:了解酚类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药皂中加入苯酚消毒,医院消毒用来苏水的主要成分是甲酚肥皂溶液等)。
    二、活动建议
    【实验3-1】
    乙醇与浓硫酸混合液加热会出现炭化现象,因此反应生成的乙烯 中含有CO2、SO2等杂质气体。SO2也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因此要先将反应生成的气体通过NaOH溶液洗气,以除去CO2和SO2。为降低炭化程度,减少副反应,反应温度要控制在170 ℃左右,不能过高。
    将反应生成的乙烯气体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观察到褪色现象后,可更换尖嘴导管,将乙烯点燃,观察乙烯燃烧现象。
    【实验3-2】
    重铬酸钾酸性溶液是K2Cr2O7晶体溶于水、再加入稀硫酸配制而成。实验时建议做空白对比实验,以便更好地观察其颜色的变化。
    【实验3-3】
    苯酚溶于水形成的浑浊液,实际上是乳浊液,苯酚呈油状,不是沉淀。因此苯酚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的苯酚后不写“↓”。实验时,为了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建议使用较大的试管,苯酚用量稍多一些,开始时加入水的量不要太多。
    【实验3-4】
    苯酚溶液一定要较稀,可将配制好的苯酚溶液稀释后使用,否则不易出现沉淀。溴水量较少时,可能生成一溴苯酚或二溴苯酚而不沉淀。因此,溴水浓度一定要大,应选用橙红色的饱和溴水,如果加入少量溴水后不出现沉淀,可继续加入溴水直至出现沉淀。
    【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查阅有关资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了解含酚工业废水的危害及含酚工业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含苯酚的工业废水处理的参考方案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设备①进行的是操作____________(填写操作名称),实验室这一步操作所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
    (2)由设备②进入设备③的物质A是____________,由设备③进入设备④的物质B是____________;
    (3)在设备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设 备④中, 物质B的水溶液和CaO反应,产物是______、______和水,可通过________操作(填写操作名称)分离产物;
    (5)上图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6H6、CaO、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萃取; 分液漏斗(2)C6H5ONa;NaHCO3
    (3) C6H5ONa+CO2+H2O→ C6H5OH+NaHCO3
    (4) CaCO3、NaOH;过滤  (5)NaOH水溶液、CO2
    三、问题交流
    【思考与交流1】
    某些分子(如HF、H2O、NH3等)之间,存在一种较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称为“氢键”。以水分子间的氢键为例,由于氧吸引电子能力较强且原子半径较小,因此氧原子上有很大的电子云密度,而由于H—O键的共用电子对偏向于氧原子,氢原子接近“裸露”的质子,这种氢核由于体积很小,又不带内层电子,不易被其他原子的电子云所排斥,所以它还与另一个分子中的氧原子中的孤对电子产生相互吸引力。这种分子间的作用力就是氢键,如图3-1所示。
      
        图3-1  水分子中的氢键示意图
    形成氢键的条件是:要有一个与电负性很强的元素(如F、O、N)以共价键结合的氢原子,同时与氢原子相结合的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必须具有孤对电子。在常见无机分子中,氢键存在于HF、H2O、NH3之间,其特征是F、O、N均为第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较小,同时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较强(电负性强)。因此电子云密度大,具有较强的给电子能力,是较强的电子给体。
    在有机化合物中,具有羟基(—OH)、氨基(—NH2)、醛基(—CHO)、羧基(—COOH)等官能团的分子之间,也能形成氢键。因此,与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烷烃相比,醇具有较高的沸点;同时,这些有机分子与水分子之间也可以形成氢键,因此含有这些官能团的低碳原子数的有机分子,均具有良好的水溶性。
    【思考与交流2】
    处理反应釜中金属钠的最安全合理的方法是第(3)种方案,向反应釜中慢慢加入乙醇,由于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比水与钠的反应缓和,热效应小,因此是比较安全可行的处理方法。
    【学与问1】
    乙二醇的沸点高于乙醇、1,2,3-丙三醇的沸点高于1,2-丙二醇,1,2-丙二醇的沸点高于1-丙醇,其原因是:由于羟基数目增多,使得分子间形成的氢键增多增强。
    【学与问2】
    乙醇在铜催化下,可被氧气氧化成乙醛。实验方法如下:
    (1)将铜丝卷成螺旋状,在酒精灯氧化焰中灼烧至红热,将铜丝移出酒精灯焰,可观察到铜丝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的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表面有黑色氧化铜的铜丝再次灼烧至红热,迅速插入盛有无水乙醇的锥形瓶中,可观察到铜丝迅速恢复红色,说明氧化铜被还原成铜,反应是放热的。如此反复操作几次,可闻到锥形瓶中的液体有不同于乙醇气味的刺激性气味。如取少量锥形瓶中的液体,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可观察到有红色沉淀生成,说明乙醇被氧化生成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上述两个反应合并起来就是
     
    可以看出,反应前后铜没有变化,因此铜是催化剂。即
     

  • 上一篇资料:重庆市云阳县凤鸣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无答案)
    下一篇资料:广东省阳东广雅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集体备课教案--选修5第3章第2节 醛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