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 → 人教新课标 →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 课题1 空 气 →

2014年河南省优质课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课件+视频+音频+教学设计(信阳市羊山中学)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PPT 课件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1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64.3M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70
    • 更新时间:2015-11-19 21:18:06
    • 上传时间:2015-11-19 21:19:43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2.初步学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从实验信息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3.在探究过程中,能认真仔细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生活中有关化学现象的研究,体会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树立学好化学,更要用好化化学的意识。   
    2.科学的看待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及结论; 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3.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重点  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培养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法、讲演法、自学指导法、分组实验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仪器、药品 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装置、500 mL烧杯、红磷、水、火柴、酒精灯、注射器、玻璃管、塑料瓶、药匙、水槽。
    设计意图 本节课是初中三年级第二单元第一节,学生学习的一些实验操作后来探究最熟悉的物质-空气,既可巩固旧知识,又能激发探究的热情。而本课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是中招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本节课主要采用问题、实验探究来设计教学,始终贯穿“设置主题──分析思考证明空气的存在——探究空气的成分──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总结交流反思”的教学流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以尽快的适应化学学科的学习。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发现问题
    首先通过图片的形式引入课题,比一比谁知道得多,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
    在学生描述提出的问题时,及时对不规范的语言加以更正
    思考并讨论空气的有关知识
    以有关空气的图片或有关空气的趣味实验导入,迅速拉近学生与化学的距离,产生对化学的亲近感。
     
     
    分组
    讨论  
    提出
    猜想
    自主学习分组展示
     
    展示:与空气有关的知识。 阅读拉瓦锡实验形成的资料,讨论,验证空气成分的实验方案。
    实验
    探究  
    合作
    学习
    1. 探究空气的存在:
    问题:想一想,根据你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还有哪些办法能证明空气确实存在?请同学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指导学生实验并指出实验中的问题。
    分组实验:验证空气的存在,如何捕捉空气?
     
    问题①实验前怎样准确测定广口瓶内空气的体积?
    ②实验后怎样准确测定进入广口瓶中水的体积(即氧气的体积)
    展示:探究实验内容。
     
     
     
    2.探究空气成分(包括:空气中有哪些物质;科学家探索空气成分的历史与评价等)
    展示 拉瓦锡及验证空气成分的装置
    展示:学生通过预习观看视频了解拉瓦锡实验。
    问题: 1.为什么把汞放在密闭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
    2.拉瓦锡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发现气体减少了1/5的?
    3.钟罩内的液面为什么会上升?
     
    创新实验:教师演示
    探究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看视频,分组实验讨论方案
    问题①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有哪些现象?②为什么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就会进入广口瓶中?③进入到广口瓶中的水的体积相当于原广口瓶中哪种气体的体积?④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⑤完成该实验有哪些注意事项?
    演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指导学生注意实验步骤,怎样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的误差分析等。
    问题(1)为什么要先在 集气瓶里放少量的水?(2)为什么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3)分析烧杯中的水为什么会倒流到集气瓶中?4).在实验中常常进入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总体积的1/5,会有什么原因呢?
    指导并启发学生设计较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及活动方案。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解决学生的问题。
    引导学生讨论应解决的问题: 
    反思实验:
    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明确文中关键词,自己质疑
    ①上述实验中,红磷燃烧时与广口瓶内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生成了叫做五氧化二磷的固体。上述实验中的大量白烟就是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固体,该固体沉降后溶解于水中。因此白烟最终消失。②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进入广口瓶的原因。
    ③进入广口瓶中的水的体积相当于原广口瓶内空气中哪种气体的体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多少?
    ④广口瓶内余下的气体主要是什么?它有何性质?
     
     
    思维点拨:完成这个实验的关键是:红磷的用量要充足,要保证能够将瓶内氧气耗尽;整个装置气密性要好,不能漏气;要注意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时再打开止水夹。
    展示: 实验中误差的分析
    反思评价:该实验有哪些不足,应如何改正?
    5  空气的成分
    问题:空气有几种物质组成?
    展示:空气成分。
     
    思考、回忆,回答: 
     
    分小组进行实验,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学生讨论,交流,再描述提出的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比较各种方案的优缺点。
    认真预习看书,讨论并得出有关结论。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选用选一名小老师上台讲解。
    带着问题观察思考,小组交流,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学生观察红磷燃的现象:红磷燃烧时产
    生黄色火焰,放出大量热量,并有大量白烟,最终燃烧停止。
     
     学生观察: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进入广口瓶中,约占红磷燃烧前瓶中空气体积的1/5。
    学生分组实验,合理分工,两人实验,一人记录,一人观察。
     学生分组讨论后,各组派代表回答。
      小组展示化学反应原理,文字及符号表达式。
    阅读并记忆空气中各种成分体积分数。
    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体会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培养在实验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会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设疑,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对实验设计的评价能力
    设计做一做的小实验,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难度,以及以后排水法收集气体打下基础。
     
        学生进行实验,对实验的现象加以描述,并做出结论。
    初步了解拉瓦锡的实验原理,启发学生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
    将重难点问题化,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思维有目的性,带领学生了解化学学习方法,实验时注意事项,规范化学用语。
    通过实验增强感性认识,解决学生难点,将难点分解,重点突出
    围绕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设计并进行探究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还能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并在体会了探究实验的成功喜悦后,进一步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学生自己展示,强化记忆,形成能力。
    观察实验现象的一般过程,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探究精神。 
  • 上一篇资料:【全国百强校】浙江省萧山中学2016届高三10月阶段性学习成果检测化学试题(无答案)
    下一篇资料:2014年河南省优质课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空气中氧含量的测定》课件+视频+教案(商丘市实验中学)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