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必修1 → 人教版 →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共三课时)(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教(学)案
    • 教材版本:人教版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1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43.02K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56
    • 更新时间:2008-06-28 23:10:08
    • 上传时间:2008-06-28 23:11:47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化学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共三课时)

    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与物质的质量的关系。

    2.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应用。

    3.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三、教学方法、手段

    设疑-探究-得出结论   实验法   多媒体课件(ppt、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讲个小故事:曹冲称象,隐含着化整为零的思想;称一个原子的质量,隐含着积少成多的思想。

    提问:方程式S+O2===SO2 的含义是什么?

    导入:32克硫到底含有多少个硫原子呢?而100个硫原子的质量又是多少呢?

    看来需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把宏观可称量的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提到物理量同学们不会感到陌生。你们学习过的物理量有哪些呢?

     

    投影: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

    物理量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长度

    m

    质量

    千克

    kg

    时间

    s

    电流

    []

    A

    热力学温度

    [尔文]

    K

    物质的量

    摩尔

    mol

    发光强度

    [德拉]

    cd

     

    讲述:在定量地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时,很需要把微粒(微观)跟可称量的物质(宏观)联系起来。怎样建立这个联系呢?科学上用“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量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特别是在中学化学里,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核心和基础。这同初中化学计算以质量为基础不同,是认知水平提高的表现。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应注意这一变化

     

    H2O

    Al

    C

    一个分子或原子的质量

    2.990×10-23g

    4.485 ×10-23g

    1.993×10-23g

    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

    18

    27

    12

    所含粒子数

     

     

     

     

    计算结果表明,18克水或27克铝都约含有6.02×1023个粒子。

    展示18克水及27克铝图片及实物样品。

    讲下国际象棋和赏麦粒的故事。

    结论: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摩尔简称摩,符号 mol

    6.02×1023 mol-1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个物理量,符号为NA.

    展示1mol的几种物质图片及实物样品。

    投影课堂练习:

    填空

    11 mol O中约含有___________O

    23 mol H2SO4中约含有__________H2SO4,可电离出_________mol H

    34 mol O2含有____________mol O原子,___________mol质子

    410 mol Na+中约含有___________Na

     

    讨论:通过上述练习同学们可以自己总结出物质的量、微粒个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物质的量(n)微粒个数(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三者之间的关系:n=

    由此可见,采用“mol”来计量巨大数目的粒子非常方便。如:

    1 mol H2O 的质量是18 g ,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

    2 mol H2O 的质量是36 g,含有1.204×1024个水分子;

    1 mol Al 的质量是27 g ,含有6.02×1023个铝原子;

    0.5 mol Al 的质量是13.5 g ,含有3.01×1023个铝原子。

     

    思考:1 mol 的任何粒子集体中都含有6.02×1023个粒子;而1 mol 的任何粒子的质量是多少呢?如1 mol O2 质量?1 mol H2 质量?

    同学回答:1 mol O2 质量可能是32 g; 1 mol H2 质量可能是2 g

    对!所以得出结论:1 mol 的任何粒子的质量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都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由此我们有了另一个概念——摩尔质量

     

    2.摩尔质量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

    符号为M,常用单位为g/mol(g·mol-1)

     

    练习:填写下列空白:

    11 mol Cu原子质量是         

    20.5 mol H2SO4分子质量是         

    32 mol CO2分子质量是         

    43 mol OH-离子质量是         

    50.2 mol Na+离子质量是         

    60.1 mol NaCl质量是         

    由此得出计算式;物质的量(n)、质量(m)和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为:n=

    小结:物质质量(m)、物质的量(n)和粒子数(N)之间的关系:

      

     

     

    好奇的听着,思想集中到了课堂上

     

    同学回答,有宏观含义,有微观含义。

     

     

    回答:质量、长度、温度、电流等,它们的单位分别是千克、米、开、安(培)

     

     

     

     

     

     

     

     

     

     

    适当记录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

     

     

     

     

     

     

     

     

     

     

     

     

     

     

     

     

     

     

     

     

    学生练习

     

     

     

     

     

     

     

    讨论

     

     

     

     

     

     

     

     

     

     

     

     

    思考并回答

     

     

     

     

     

     

     

     

     

     

     

    当堂练习反馈

     

     

     

     

     

     

     

     

     

     

     

     

    记录

     

     

    激发学习兴趣

     

     

    以旧带新,为引入新课题埋下伏笔。

     

    由已知物理量作陪衬,引出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学生易于接受。

     

     

     

     

     

     

     

     

     

     

     

     

     

     

     

     

     

     

     

     

    对于新问题深入浅出,学生容易掌握。

     

     

     

     

     

     

     

    激发兴趣

     

     

     

     

     

     

     

     

     

     

     

     

     

     

     

    帮助学生建立物质的量、粒子数与质量之间的联系。

     

     

     

     

     

     

     

     

     

     

     

     

     

     

     

     

     

     

     

     

     

     

     

     

     

     

     

     

     

     

     

    师生及时纠正错误

     

     

     

     

     

     

     

    初步建立物质的量与质量、粒子数之间的联系

  • 上一篇资料:专题三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单元复习
    下一篇资料:第三节 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教学设计(江苏省南京市秦淮中学)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