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高考实验考前专题强练
1.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
D.称量时,称量物放在滤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
2.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放置酒精灯 ②固定铁圈位置 ③放上蒸发皿 ④加热搅拌 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①④⑤ D.②①③④⑤
3.实验室用固态不纯氯化钠(含少量NH4HCO3和Na2SO4杂质)制取纯净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可供选用:①逐滴加入稀盐酸,调pH值为5;②煮沸;③加蒸馏水溶解;④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⑤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⑥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⑦过滤。上述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应是( )
A.①②⑤⑥⑦③④ B.③④⑥⑤⑦①②
C.④③⑥⑤⑦①② D.④③⑤⑥⑦②①
4. “酸化”是实验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提高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用浓盐酸酸化
B.抑制Fe2+ 的水解,用稀硝酸酸化
C.检验某卤代烃中是否含Cl—离子,先加HNO3溶液酸化,再加AgNO3检验
D.确认溶液中含有SO42—时,用盐酸酸化,再检验
5.关于某无色溶液中所含离子的鉴别,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若加入AgNO3溶液,可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可确定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离子
B. 若加入Ba(NO3)2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可确定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离子
C.若通入Cl2后,溶液变为黄色,加入淀粉溶液后变蓝色,可确定溶液中含有I-离子
D. 若加入盐酸,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CO32-离子
6.为确定下列置于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变质,所选检验试剂(括号内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Na2SO3溶液(BaCI2) B.FeCI2溶液(KSCN)
C.KI(淀粉溶液) D.HCHO溶液(石蕊试液)
7.下列各组溶液,只要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
A.NH3·H2O和Al2(SO4)3 B.稀硫酸和NaHCO3
C.CaCl2和Na2CO3 D.稀硫酸和Na2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