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质结构与性质 → 人教版 →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教、学案、课件及课时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
- ※基本信息※
-
- 资料类型:PPT 课件
- 教材版本:人教版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2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5.66M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468
- 更新时间:2009-05-05 22:03:39
- 上传时间:2009-05-05 22:06:07
- ※下载地址※
-
(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认识“相似相溶”规律。
2.了解“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应用。
3.能用分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通过对许多实验的观察和研究,人们得出了一个经验性的“相似相溶”规律: 。如果存在氢键,则溶解性 。此外,“相似相溶”还适用于分子结构的相似性。
2.手性异构体指 ;手性分子指 。手性碳原子指 。
【知识梳理】
四、溶解性
举例:哪些物质易溶于水?哪些物质易溶于有机溶剂?有什么规律吗?
1.相似相溶规律: 。
思考:
(1)比较NH3和CH4在水中的溶解度,怎样解释?
(2)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用有机溶剂溶解油漆而不用水?
(3)乙醇是有机溶剂,为什么能与水互溶?(分子结构的相似性)戊醇呢?
2. 其他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 (2)发生反应
五、手性
- 上一篇资料: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学案、课件及课时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
下一篇资料:第三节《金属晶体》素材--金属晶体结构(新人教版选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