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综合训练(一)
一、选择题 计算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Cl:35.5 Ag:108
1.下列情况下一般不会造成海水污染的是( )
A.垃圾填海 B.油轮泄漏 C.海水晒盐 D.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大海
2.测定生活中的一些物质的pH,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食醋可以用于去除水垢 B.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柠檬
C.草木灰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厨房清洁剂不能与厕所清洁剂混合使用
3. 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面是某学生对图表资料的使用,其中不正确的是(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温度/℃ 硝酸钾 氯化钠
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能否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
B.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
C.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判断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
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表判断原子内部结构
A.所得溶液在
C.升温到
D.降温到
5.“NaCl + CO2 + NH3 + H2O ==NaHCO3 + 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 的重要反应。下面是4位同学对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的部分见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
该条件下NaHCO3 的溶解度较小 NaHCO3不是纯碱 该反应可以获得氮肥 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为NaHCO3的不饱和溶液 A B C D
6.下列各组中的反应,需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
A.铁锈和稀盐酸 B.烧碱溶液和稀硫酸 C.石灰浆和稀盐酸 D.氢氧化镁和稀硫酸
7.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一定温度下,向试管底部无固体剩余的饱和溶液中加溶剂一定能变为不饱和溶液
C.将
D
8.同学们在做实验时发现,将镁条放入某CuCl2溶液中,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对于这一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同学们设计了以下探究方案进行讨论。其中没有意义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