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必修1 → 鲁科版 →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 第2节 电解质 →

安徽高中化学优质课--第2节《电解质》教学设计(毫州二中)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教(学)案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1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55.06K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41
    • 更新时间:2010-04-01 09:51:06
    • 上传时间:2010-04-01 09:51:31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安徽高中化学优质课-电解质

    课题

    电解质(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教师

    亳州二中   王士忠

     

    设计思想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学生原有知识对新知识学习的影响,切实落实三维目标,注重从学的角度设计教学方法,依据学生已有经验,启发诱导,逐步达成学习目标,在适宜的知识点设计“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

     

    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学内容是鲁科版教材《必修1》第二章第2节电解质的第一课时的教材内容。教材是在第一节物质分类之后,对化合物进一步进行探索,在导电性实验的基础上引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进而在讨论电解质导电原理之上推出电离和电离方程式;再通过对练习的总结得出酸、碱、盐的概念。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知识对以后学习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离子共存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是以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论工具。

     

     

    学生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时之前,已经掌握物质分类的知识,同时在物理学的学习中也了解了导电性实验的原理。尤其是对酸、碱、盐知识的学习,尽管在概念上没有严格的归纳,但学生从物质分类上已经知道酸、碱、盐的共同点,使得理解概念时非常容易接受。从导电性实验的探究得出的结论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的理解和接受打下基础。

     

    教学思路

    首先在熟悉导电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展开新课,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在探究实验的结果分析中,推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并进行概念分析和练习,然后开始探究比较氯化钠晶体和氯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的比较,重点分析导电原因,归纳出电离的概念,解释电解质导电的原因,而后进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练习,在练习中分析对比得出酸、碱、盐的概念。最后指导学有余力的同学学习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1.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2.理解电离的概念并学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3.了解酸、碱、盐概念。

     

  • 上一篇资料:安徽高中化学优质课--第2节《电解质》教学设计(蚌埠四中)
    下一篇资料:安徽高中化学优质课--第2节《电解质》教学设计(鲁教版必修1)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