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江苏省溧阳中学2012届高一化学教学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演变历史及1-18号等常见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情况
2.知道原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常通过电子的得失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新课引入】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日常生活中你经常接触到一些化学物质,如饮用水、食盐、铜导
线等。试指出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各是什么?
【交流探讨】
古希腊哲学家曾提出:物质是由不可分割的微粒(即原子)构成的。
⑴原子到底是什么?⑵科学家眼里的原子是怎样的?
⑶科学家是怎样探索原子结构的?有哪些科学家为探索原子结构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原了结构模型的演变
1.阅读教材P27-28,并填写下列空格
①德谟克利特的古代原子学说。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 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是万物变化的根本原因。
②道尔顿的近代原子学说。
英国科学家 是 的创始人。他认为物质都是由 构成的,原子是不可分割的 ,同种原子的质量和性质都 。
③汤姆生的“葡萄干面包式”原子结构模型。
英国科学家 发现了电子,他认为 ,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中性原子。 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④卢瑟福的带核原子结构模型。
物理学家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现象,指出原子是由 和 构成的, 带正电荷,位于 ,它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带负电荷,在原子核周围空间作高速运动,就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
⑤玻尔的轨道原子结构模型。
丹麦物理学家指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内一定 上绕核作高速运动。
⑥电子云模型(现代原子结构学说)。
现代科学家根据微观世界的 ,提出用量子力学的方法描述核外电子运动。
【典型例题】
1.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下述三个论点:
①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观点看,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 ( )
A.只有③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有①②③
【交流探讨】
原子结构模型演变历史中我们得到哪些启迪?自道尔顿提出原子论后,人们相继发现了电子。对于多电子原子中的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如何运动
【概念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