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 学 教 学 案
__年_ _月 ___日 第__ _课时 主备教师______ 集备人员______
课题 |
第四节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
课型 |
复习课 |
|||||||||||||||
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 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 培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化学方程式之美,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勇于探究化学的奥妙. |
|||||||||||||||||
重 点 |
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
|||||||||||||||||
难 点 |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如何审题,如何整理规范的书写步骤。 |
|||||||||||||||||
措施矫正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
巡视 个别辅导 点拨 讲解 |
自主 学习 |
1、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理论依据 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恒定的质量比是计算的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乘积之比。 2、解题思路和方法 ⑴认真审题,分析题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正确书写出反应的______________(这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因此计算之前必须查其是否正确(重点查:①各物质的_____是否正确②______________是否配平) ⑶正确计算出反应中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⑷进行准确、熟练的数学运算 ⑸要有完整的___________和规范的___________。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⑴所有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量必须是_____的质量,如果物质不纯,则需要转换:纯净物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质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气体、液体的体积,要换算成气体、液体的______ 气体的质量(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体的质量(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注意已知(代求)量的单位。当题目给出量的单位不统一时,一定要换算成___________。 |
||||||||||||||||
合作探 究 |
思考:审题后,如何规范的书写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Cl-35.5 Ca-40 Fe-56) 例1、某实验室中需要5g氧气进行实验。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氧气,需消耗水多少克?同时可得到氢气多少克? 例2、石灰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我市南部大山上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一些样品,并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四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1)哪几次反应中样品有剩余: (2)上次表中m的数值是: (3)试计算这些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
|||||||||||||||||
交流展示 |
1. 各小组之间相互纠错帮教。 2.各小组讨论交流自己难解决的题目。 3.教师释难解疑。 |
|||||||||||||||||
|
小结 |
学生畅谈本节课复习的收获。 |
||||||||||||||||
作业 |
练习题 |
|||||||||||||||||
练习反馈 |
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对某炼铁厂的生铁(含杂质的铁,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进行分析,实验数据如下表( 已知:Fe+2HCl==FeCl2+H2 )
求:(1)产生氢气质量; (2)生成铁样品的质量 (3)生铁样品铁的质量分数; (4)反应后得到溶液的质量分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