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化 学 试 题
题 号 |
一 |
二 |
三 |
总 分 |
得 分 |
|
|
|
|
考试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2.第Ⅰ卷的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应写在第Ⅰ卷的答题卡中,第Ⅱ卷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3.本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4.部分元素相对原子质量:C 12 H 1 O 16 Cl 35.5 Cu 64 Fe 56
第 Ⅰ 卷
(选择题 共48分)
得 分 |
评卷人 |
|
|
第Ⅰ卷答题卡
题 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答 案 |
|
|
|
|
|
|
|
|
题 号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答 案 |
|
|
|
|
|
|
|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标号填入答题卡中)
1.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倾注着无数科学家的心血和智慧。下列科学家与做出的贡献不一致的是
A.凯库勒——苯的发现和提出苯分子结构学说
B.科里——提出有机合成逆合成分析原理
C.门捷列夫——由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打破了有机物的生命力学说
D.阿伏加德罗——提出原子—分子学说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B.苯酚的分子式为:C6H6O
2 8 8 +18
D.硫离子的结构简式为:
3.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肯定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A.乙烷 B.乙烯 C.乙醇 D.乙醛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态下,
B.
C.
D.0.1mol乙炔分子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0.5NA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铁与稀硫酸反应:Fe+2H+=Fe3++H2↑
B.钠与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
D.二氧化碳与苯酚钠溶液反应: +H2O+CO2→ +HCO3—
6.下列实验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稀硝酸银溶液滴入到稀氨水中
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器壁缓缓注入浓硫酸中,边加边搅拌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将称好的氢氧化钠固体倒入容量瓶中,并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D.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后,用分液漏斗分离出乙酸乙酯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氯甲烷与四氯甲烷互为同系物 B.2-溴-2-丁烯没有顺反异构体
C.α-氨基丙酸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D.油脂不属于酯类,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8.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乙醇在铜做催化剂下与氧气反应 B.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 D.甲苯与氯气混合光照
9.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H2CH=CHCH2COOH,该有机物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①加成 ②酯化 ③消去 ④氧化 ⑤水解 ⑥中和 ⑦加聚
A.只有①②③④ B.除③外均可 C.只有①②⑤⑦ D.除⑤外均可
10.下列事实不能说明有机物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相连时而产生相互影响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甘油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后者产生的氢气比前者多
B.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
C.苯与液溴在铁作催化剂下发生反应,而苯酚与浓溴水混合就能发生反应
D.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