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必修2 → 人教版 →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全套教案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教(学)案
    • 教材版本:人教版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1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2.26M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42
    • 更新时间:2010-12-19 10:28:16
    • 上传时间:2010-12-19 10:29:58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高中化学必修2《高中新课标精编教案》
    目  录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
    本章复习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本章复习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笫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本章复习
    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本章复习
    高中化学必修2《高中新课标优秀教案》
    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从容说课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重要理论组成部分,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新教材把本章内容作为必修2的第一章,足以体现了它的重要性。
    本章包括三节内容:第一节: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章:化学健。
    根据新课标要求及新课改精神,必修内容只要学生具备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具备必需的学科素养,新教材的安排,正好体现了这一要求。三节内容,都属于结构理论的基础知识,学生只有具备这些知识,对该结构理论才能有初步的了解,也才有可能进一步继续学习选修内容。新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打乱了原有的知识体系,首先介绍周期表,给学生以感性认识,然后简略地介绍了周期表的形成过程,逐步引入主题:现行的周期表。既让学生了解了科学家探索的过程,也有利于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其间穿插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等知识,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便于学生归纳总结,形成规律,为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新教材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直接给出了1-20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删去“电子云 ”等一些抽象的概念,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然后,以第三周期为例,或以实验,或以给出的图表,让学生动手推出结论,体现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第三节:化学键,以NaCl、HCl为例介绍了离子键,共价键的知识,简明扼要,学生理解难度并不大。教学时,可以多举典型实例,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以帮助学生巩固概念。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上所提供的图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推理、探究,切忌教师照本宣科,给出现成的结论,这样,学生不经过分析、观察,生吞活剥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实践证明,既不利于掌握知识,更不利于培养能力。通过本章学习,力求让学生体会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使学生在结构理论的指导下,更好地为以后学习服务。
    本章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建;离子键、共价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关系。
    本章教学难点: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共价键。
    课时安排
    第1节  元素周期表   2课时
    第2节  元素周期表   3课时
    第3节  化学键       2课时
    本章复习             2课时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从容说课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学生只有在了解周期表的结构之后,据周期表来学习周期律,学生才有基础。因此新教材首先介绍周期表。
    本节包括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介绍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是学生已经熟悉的著名化学家,教材开始就登出了他的头像,使学生感到一种亲切感,爱屋及乌。教材首先介绍了门捷列夫发现并完善周期表的过程,直到呈现给学生的现在的周期表,不仅给出了周期表的结构,更培养了学生发展的观点,虽是开头聊聊数语,但作用是具大的。之后,介绍了表的周期、族;介绍了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O族等知识,与前面学过的知识相对应。
    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挂图、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动手数、用眼看、动脑记,形成印象。
    第二部分是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教材是以前面学过的Na、Cl所在的碱金属元素族、卤族为例,借助实验、图表、引导学生推断出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第三部分介绍的是核素。核素的概念,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很重要:从分子→原子的内部结构,使学生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产生了一个飞跃。教学时,应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现代医学上有关同位素应用的素材,帮助学生对核素的了解。
    本节教学重点:无素周期表、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本节教学难点: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周期表的结构。
    2、初步掌握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认识周期表的结构。
    2、自主探究:探究IA、元素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化学史学习,培养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科学品质。
    2、使学生树立:“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周期表的结构。
    2、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教学难点
    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三角架、酒精灯、石棉网、镊子、小刀、滤纸、火柴、玻璃片、蓝色钴玻璃、小烧杯、酚酞试液、Na、K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多媒体播放:门捷列夫事迹介绍]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门捷列夫吗?他是干什么的?他的最伟大成就是什么?
    生(齐声):知道!他是俄国伟大的化学家,他的伟大成就在于绘出了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师:非常正确!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元素周期表
    [板书]一、元素周期表
    师:结合刚才我们观看的门捷列夫事迹介绍,请同学们看书,并思考。
    1、门捷列夫开始是按照什么作为标准来排列元素的?
    2、现在的周期表编排的依据是什么?
    3、哪种依据更科学呢?
    生:看书、讨论
    师:巡视
    生1:一开始,门捷列夫对元素排列的依据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生2:现在编排的依据是核电荷数。
    生3:以核电荷数为依据更科学些—感觉是吧。
    师:关于第3个问题,学习完本节内容之后,我们就会得出答案。
    [多媒体播放:元素周期表]
    师[多媒体播放,         11  Na   各数字的含义]
                          22.99
    师:初中我们已知道原子的组成。
    [播放:原子组成示意图]
    知道原子是不显电性的,现在又出现了“原子序数”,它们之间有没有关系呢?关系怎样?
    师:把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数一下Na、C、O三种原子中的质子数、电子数。
    生:它们之间有关系: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师(指幻灯片—元素周期表):请同学们认真分析、研究这张表看看
    (1)它有什么排列规律?有什么特点?
    (2)有多少横行,多少纵行?
    (3)每横行、纵行所含的元素种类是否相同?
    生(讨论):
    师(巡视):倾听同学们的意见
    生1:表排列比较乱——长短不一。而且表中各元素颜色也不一样。
    生2:有7个横行,18个纵行
    生3:每横行、纵行所含的元素种类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师(微笑):同学们观察很仔细,现在请同学们看书:什么叫周期?什么叫族?表中A、B、O的含义是什么?
    [例1].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在1989年做出决定,把长式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号取消:从左至右改为第1~18列,碱金属族为第1列,稀有气体为第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第15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为R205                 
    B. B.第2列元素中肯定没有非金属元素   
    C. 第17列元素的第一种元素无含氧酸
    D. D.第16、17列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生1:A正确。因为按1—18列排列时,第15列则为原来的第VA:含N元素,最高价氧化物为N2O5。
    生2:B正确。第2列为原第ⅡA,无非金属元素。
    生3:C正确。第17列为卤族元素,第一种元素为F,无含氧酸。
    生4:D错。第16列为原VIA,84号(P0)为金属元素。
    [教师精讲]  同学们分析得很好,据题中所给信息,对周期表族序号重新排列,但内容不变,因此,要熟悉原周期表结构,在原表中分析各选项是否正确。
    答案:D
    [例题剖析]
    [例2].(2002年上海)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I A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                              …(    )
      A.HF    B.H30+        C.NaH        D.H202
     生1:选C。若把H元素放在VⅡA,即卤族元素中,则H元素的某些性质应与Cl、F等元素相似,即H元素的化合价应为-1价,支持这种观点的只有C。因为在NaH中 H呈现-1价。
    师:这位同学是直接利用用信息,综合分析得出结论的,还有没有其它方法?
    生2:我是利用排除法选C的。在选项A、B、D中,H元素的化合价都相同,故不可能为答案。只有C中H元素为-1价,所以选C。
    师生(鼓掌):同学们听他分析的有没有道理?
    生(齐声):有!
    [教师精讲]  本题属较简单的信息题,利用信息,综合分析,可以求解;但是,有时对信息未理解,或理解不透彻,不妨试一试排除法,因为,选择题的特点就是提供了四个选项。利用排除法可减化思考过程,提高正确率。因此,同学们在解题时,要注意训练一题多解。
    答案:C
    师:在主题1,我们已经学习了Na的性质,现象是本质的反映,客观是微观的体现。现在让我们从原子结构这一微观角度来研究微观结构与客观性质的关系。
    [板书]: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1、碱金属元素
    师:请同学们看书P5,科学探究,并完成该表。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1:核电荷数从Li→Cs逐渐增多。
    生2: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为1。
    生3:电子层数依次增多,从2层增大到6层
    师:很好!这是我们从微观原子结构分析而得出的结论,现在,我们再通过客观实验,加以分析、研究。
    [实验:Na、K在空气中燃烧]
    引导学生观察,得出结论。
    生1:都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但K先燃烧。
    生2: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不一样
    [实验二:Na、K与H2O反应]
    请两名学生上台,在教师指导下,同时演示K、Na与水反应。
    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并写出方程式
    生1:Na、K与H2O反应都很容易,但K更剧烈,在烧杯中发出了“啪”“啪”的响声。
    生2:烧杯中滴入酚酞后,颜色都变为红色——有碱性物质生成。
    师:(多媒本展示:Na、K性质比较表)
    表(一)Na、K与O2反应
    反应方程式 2Na +2H2O = 2NaOH+ H2↑ 2K + 2H2O = 2KOH + H2↑
    结 论 Na、K都易与水反应,但K更容易更剧烈
    请同学们看书P6—P7。(多媒体展示:结论①②)
    师:碱金属不仅在化学性质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物理性质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实验及表1-1推导出碱金属特理性质及变化规律。
    生1:除CS外,都是银白色质地较软,例如,可用小刀很容易切割。
    生2:密度都较小,但从Li-CS依次增大。
    生3:熔点低,且熔、沸点从Li  → CS,逐渐降低。
    师(微笑):同学们归纳很好,指出了规律性的知识。
    [知识拓展]
    元素金属性判断依据:
    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者与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置换出氢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
    2、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化水物碱性强弱。碱性越强,则原金属单质的金属性越强。
    3、可以根据对应阳离子氧化性强弱判断。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则单质金属性越强。
    [测题剖析]
    【例题剖析】
    【例3】  有某碱金属的单质和其氧化物的混合物1.98g,加入适量的水使成为氢氧化物后,得到氢氧化物为2.76g。求原来混合物中的碱金属的种类,和其单质、氧化物的质量各多少克?
    师(提示):题中碱金属是哪种元素?氧化物是什么?相对原子质量知道吗?两种物质的比知道吗?请同学们针对这几个问题进行思考、分析。
    生1:可以设碱金属为R,其氧化为R2O,设R为xg,R2O为Yg然后列方程求解。
    师(反问):若是这样假设、求解,可以吗?
    生(齐声):不可以,这样未知数多,已知条件少,求不出。

  • 上一篇资料:4.2《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同步测控优化训练(人教版化学必修2)
    下一篇资料: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学案(眉山市东坡区环湖初中)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