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复习 → 专题复习 → 元素化合物 → 非金属 → 氧族元素 →

201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练习--氧族元素 环境保护(大纲版)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专题训练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1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510.04K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93
    • 更新时间:2011-01-12 22:37:03
    • 上传时间:2011-01-12 22:37:40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201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氧族元素 环境保护
    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第Ⅰ卷各小题的答案选出后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各题答在试卷的相应位置上,满分110分,答题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Zn-65 Ba-137 Pb-207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环境污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碳任意排放都会导致酸雨
    B.生活污水、农药和难分解有机物等会造成水体污染
    C.装饰材料中的甲醛、芳香烃及氡等会造成居室污染
    D.二氧化碳和甲烷等物质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
    【解析】 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任意排放,与二氧化碳无关,A项错误;其他选项正确。
    【答案】 A
    2.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含有硫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煤是含碳化合物
    B.煤是一种可再生资源
    C.在水吸收SO2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D.SO2是酸性氧化物,被雨雾吸收后转化成酸雨
    【解析】 A.煤属于混合物;B.煤是不可再生资源;C.水吸收SO2并与其反应:SO2+H2OwH2SO3,主要是化学变化;D.SO2是典型的酸性氧化物,被雨雾吸收后转化为亚硫酸成为酸雨。
    【答案】 D
    3.从20世纪20年代起,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最近,意大利一所大学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它存在的证据。若该氧分子具有空间对称结构,你认为该氧分子是     (  )
    A.氧元素的一种同位素
    B.臭氧的同素异形体
    C.一种新的氧化物
    D.可能是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解析】 O4是氧元素的一种新的单质分子,故A、C错;与臭氧互为同素异形体,B正确;单质分子不可能存在极性键,D错。
    【答案】 B
    4.下列关于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非金属性:O<S<Se<Te
    B.稳定性:H2O>H2S>H2Se>H2Te
    C.酸性:H2SO4<H2SeO4<H2SO3
    D.还原性:H2S>SO2>H2Se
    【解析】 根据元素周期律,非金属性:氧、硫、硒、碲依次顺序减弱,A错;同主族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随着原子序数递增,酸性减弱,C错;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逐渐增强:H2Se>H2S>SO2,由2H2S+SO2===3S↓+2H2O知,硫化氢还原性比二氧化硫的强,D错。
    【答案】 B
    5.采用循环操作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下列工业生产中,没有采用循环操作的是(  )
    A.硫酸工业        B.合成氨工业
    C.硝酸工业      D.氯碱工业
    【解析】 硫酸工业,循环操作提高二氧化硫利用率;合成氨工业,循环操作提高氮气和氢气利用率;硝酸工业,循环操作提高氨的转化率;氯碱工业,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没有循环操作。
    【答案】 D
    6.香烟烟雾中含有CO、CO2、SO2、H2O等气体,用A.无水硫酸铜、B.澄清石灰水、C.红热氧化铜、D.生石灰、E.酸性品红溶液等可将其一一检出,检出的正确顺序是(  )
    A.混合气→A→E→B→D→C
    B.混合气→C→D→E→E→A
    C.混合气→A→E→E→B→D→C
    D.混合气→B→E→A→D→C
    【解析】 最先检验出水,排除B、D项;通入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前,要确认二氧化硫已除尽。
    【答案】 C
    7.在硫酸的工业制法中,下列生产操作及说明生产操作的主要原因二者都正确的是
    (  )
    A.从沸腾炉出来的炉气需净化,因为炉气中SO3会与杂质反应
    B.硫铁矿燃烧前需要粉碎,因为大块的硫铁矿不能燃烧
    C.SO3用98.3%的浓硫酸吸收,目的是防止形成酸雾,以便使SO3吸收完全
    D.SO2氧化为SO3时需要使用催化剂,这样可以提高SO2的转化率
    【解析】 沸腾炉出来的气体中含有砷、硒等的化合物和矿尘等,杂质和矿尘都会使催化剂中毒,水蒸气对设备和生产也有不良影响,所以要净化气体,A错;硫铁矿粉碎后,与空气接触面增大,反应加快;而块状硫铁矿与空气接触面小,反应慢,不是大块的硫铁矿不能燃烧,B错;因为三氧化硫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量,易形成酸雾,污染环境,且吸收效率低,所以, 采用98.3%的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C正确;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所以,使用催化剂不能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D错。
    【答案】 C
    8.古代曾用绿矾强热得到硫酸、红色粉末和刺激性气体,此反应属于  (  )
    A.有氧化还原的分解反应
    B. 无氧化还原的分解反应
    C.只是氧化还原反应
    D.只是分解反应
    【解析】 2(FeSO4•7H2O)  Fe2O3+H2SO4+SO2↑+13H2O,既是分解又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A
    9.设计实验表明:亚硫酸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必选试剂是   (  )
    A.盐酸、浓硫酸、氯化钡溶液
    B.溴水、硫化钠溶液、稀硫酸
    C.硝酸、硫化氢、氢氧化钠溶液
    D.氧气、氯化钡溶液、水
    【解析】 本题考查实验设计。探究某反应是否发生了,必须有明显现象。证明亚硫酸钠具有还原性,必须用氧化剂,且有颜色变化,应选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反应时溶液褪色;证明它有氧化性,要选还原剂。应选硫化钠和稀硫酸,硫化钠和亚硫酸钠混合,加稀硫酸,产生淡黄色沉淀。发生的反应为Na2SO 3+2Na2S+3H2SO4===3Na2SO4+3S↓+3H2O。
    【答案】 B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H+4+OH-===NH3•H2O
    B.向Fe(NO3)2稀溶液中加入盐酸:3Fe2++4H++NO-3==

  • 上一篇资料:201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练习--碳族元素 无机非金属材料(大纲版)
    下一篇资料:201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项练习--物质的量(大纲版)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