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 → 人教新课标 →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

安徽省2010年初中化学优质课大赛教学设计--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教(学)案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0点(会员免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8.64K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150
    • 更新时间:2011-07-22 16:42:10
    • 上传时间:2011-07-22 16:43:05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课题名称:《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                              教材版本:人教版《化学》
    教师姓名:汪蔚                                               学校:黄山市屯溪四中
    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
    本课题属于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最后一课题内容,是在掌握了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基础上又进行学习的一重要物质。学完本课题有助于学生对碳和碳的氧化物有一个完整系统的认识。
    (二)学生情况分析
    1、知识基础:掌握了碳和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生活经验分析:了解生活中煤气中毒现象,知道煤气是常见的气体燃料。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了解一氧化碳的毒性和预防方法。
    3、理解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及其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化学实验及相关分析,理解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2、通过对一氧化碳毒性认识,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实验分析能力和设计实验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2、感受化学在科技生产和生活中应用。
    3、认识事物的两面性,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一氧化碳的毒性、可燃性、还原性。
    (二)教学难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方案的设计。
    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实验探究法
    教具
    储气装置、铁架台(附铁夹)、酒精灯、集气瓶、具支试管、石灰水、氧化铜、火柴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引入      一氧化碳的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     知识应用及
    课题 —→ 物理性质    —→ 的可燃性 —→ 的毒性   —→ 的还原性 →  课堂小结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引入课题。 创设问题情景,引入课题,提供有关煤气中毒的新闻报道,提出有关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1、煤气中毒由什么气体引起?
    2、CO来源?
    3、人为什么不易察觉到它的存在而发生煤气中毒? 学生思考,猜想,讨论有关问题。 从日常生活入手,让学生感知化学来源于生活,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环节(二)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推断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并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进行对比。
    [展示]一瓶一氧化碳气体 学生通过观察,推测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展示课件]
     CO2 CO
    颜色、
    状态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密度 比空气大 略小于空气
    溶解性 易溶于水 难溶于水
     学生观察、对比。 培养学生归纳、对比、总结学习方法。
    环节(三)
    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提出问题]CO与CO2分子在组成上相差一个氧原子,物理性质略有差异,它们的化学性质是否不同?
    探究:可燃性
    [演示实验]在集气瓶中点燃一氧化碳,提问如何检验产物,追问哪里看见过这样的蓝色火焰。
    [分析]点燃不纯的CO气体造成的后果。
    [引导]分析煤炉中可能发生的反应。 
    学生认真观察,设计检验产物方法,描述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想:煤气在生活中应用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煤炉中发生的反应。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
    体会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四)
    一氧化碳的毒性 一氧化碳的毒性
    [实验]一氧化碳的毒性实验
    [分析]人体中毒的原理及预防措施。 
    学生观察毒性实验,理解CO使人中毒原理。 
    引导学生认识一氧化碳毒性,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
    环节(五)
    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引入]一氧化碳有毒,不能存在,它真是一无是处吗?
    [过渡] 由C与CuO的反应引入CO的还原性。
    [引导]引导学生在C还原CuO装置基础上改进,设计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
    [演示实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分析]解释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讲述]利用CO的还原性,可用一氧化碳来还原冶炼生铁。 [学生讨论]
    学生在C还原氧化铜实验基础上改进装置。
    学生观察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加深对物质还原性的认识。 引导学生在已知实验基础上改进装置。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分析实验能力。
    再次体会化学在科技生产中的应用。
    环节(六)
    知识应用及课堂小结 [提问]如何防止煤气中毒,煤气泄漏怎么办?
    [播放有关视频]中毒的防治和处理 学生结合情景创设中的新闻报道,讨论如何防止煤气中毒。
    完成课本118页关于一氧化碳的讨论。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师生总结性质,分析用途,评价利弊。 1、回顾和巩固课堂知识。
    2、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反思

     

     

  • 上一篇资料:安徽省2010年初中化学优质课大赛教学设计--探究雪碧中气体的性质
    下一篇资料:安徽省2010年初中化学优质课大赛教学设计--碳的化学性质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