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 → 人教新课标 →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 课题1 空 气 →

2.1《空气》第一课时教案(化学人教新课标版九年级)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教(学)案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0点(会员免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17.27K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75
    • 更新时间:2011-11-04 23:52:31
    • 上传时间:2011-11-04 23:53:35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人教版第 二 单 元:课题一: 空气(第一课时)
    谭粤湘   乐昌市第四中学
    教材分析
    从知识结构来说:空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教材选择了空气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承接了小学对空气知识的介绍,更重要的是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不可离开的天然物质。通过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而且,选择以空气为主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
    从能力培养来说:从看图了解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开始,到做仿照实验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再到看图片认识空气的主要用途和保护空气,可以说教材深入浅出,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一个合理的思维方式。
    从感情培养来说: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使学生又一次认识到生活中的自然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可以开始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但是现时的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的严格要求。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要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或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提供动手的练习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上好本课题的关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2.通过学习初步了解有关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一些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3.初步学会鉴别纯净物、混合物。
    过程和方法
    1.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学习或理解有关概念。
    2.通过教师着重讲解、分析实验过程等方法,能自主得出实验结果,为自主式探究式学习打基础。
    3.通过观看多媒体等辅助学习资料,能更深刻的理解有关学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过程,树立尊重客观事实的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学习,认识到空气对人类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空气的组成。
    2.空气中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一些物理性质。
    3.空气的作用。
    4.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
    【教学难点】
    1. 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过程及原理。
    2. 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电脑播放:身边美丽的自然环境,蓝天、白云、溪水、绿树、阳光,引出我们须臾离不开的空气
    提问:从刚才的视频资料中我们能够体会到空气对我们人类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大家是否了解它呢?
    导入新课:大家的描述都是正确的,但还不够详细、确切,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重要物质——空气。
    投影: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一:空气。 学生观看视频资料

    学生讨论发言,并相互评价。

    紧跟教师的思路,进入新课学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松心情,暗示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激发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思维,进入新课学习
    引导:空气充满在我们的周围,但是我们却看不到、闻不着、抓不住它,那么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呢?又是谁首先发现并研究了这个隐藏在我们周围的空气呢?
    讲述: 出示拉瓦锡的照片以及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装置的图片,并讲述两百多年前,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提问:通过上述实验,拉瓦锡得出了什么结论?
    过渡:拉瓦锡用实验的方法验证了空气中含有氮气和氧气,今天同学们想不想用类似的方法研究空气的成分呢?  学生思考
    听故事、思考问题:拉瓦锡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发现气体减少了1/5的?
    回答:通过实验,拉瓦锡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占1/5,氮气占4/5。

    聆听思考  通过设问,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兴趣,了解拉瓦锡发现空气成分的过程。
     
     让学生 知道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通过实验探究有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并体验实验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

    激发学生探究空气成分的兴趣
    投影: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演示实验:做【实验2-1】并介绍所需仪器 。

    引导学生思考:你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分析原因吗?请把看到的现象及你的分析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最后教师总结如下:
    由于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因而水倒流。
    根据拉瓦锡的研究结果,氧气约占1/5,而我们在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引导:我们已经用红磷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约占1/5,那么用其他物质代替红磷能否得到这样的结论呢?
    实验:用蜡烛做实验2-1。
    提示: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提问:1、红磷燃烧与蜡烛燃烧弹的现象是否一样?
    2、实验现象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
    讲解其原因。
    引导:通过上述探究活动我们得出了空气中含有氮气和氧气,那么空气中还含有哪些气体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进行归纳。
    讲述并归纳:实验表明,空气中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的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观察现象并及时记录。
    讨论得出:(1)红磷能够消耗空气中某种气体。红磷熄灭说明空气中的这种气体已经被红磷消耗完了。(2)水面上升说明空气被消耗了一部分;而水面上升了1/5,说明被消耗的气体占空气体积的1/5。
     聆听思考

     

  • 上一篇资料:1.4《物质性质的探究》导学案(粤教版九年级化学)
    下一篇资料:3.1《认识氧气》第一课时导学案(化学人教新课标版九年级)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