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必修1 → 鲁科版 →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 第3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

2011淮北化学优质课--物质的量(化学必修1鲁科版)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PPT 课件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1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31.07K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26
    • 更新时间:2011-11-20 21:53:40
    • 上传时间:2011-11-20 21:54:54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第三节  物质的量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含义。
    2、了解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3、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教学难点]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引入]: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将共同学习中一个常用的的物理量——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将一直伴随以后的化学学习。首先请同学们来看几个问题。
    [多媒体展示]:
    [问题一]:
    ①氢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化合生成水,当氢气和氧气质量之比为多少时,两者可以恰好完全反应?
    ②电解水实验中最终收集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那么你认为在相同条件下,当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多少时,恰好完全反应?
    ③氢气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两者分子数之比为多少?
    [讲解]我们学习化学有两个重要的对象,一个是物质,另一个是化学反应。在科学上对于物质的多少描述可以从质量或体积等宏观物理量这个角度,但同时我们也知道物质都是一些微小的粒子所组成的。而通过[问题一]我们知道物质之间的反应是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的,这个比例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认识,从宏观角度来看,可以从质量、体积,也可以从微观粒子数的角度,但相比而言,从微观角度来认识这个比例应该更为便利,因为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粒子数之比就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前面系数之比。既然从微观粒子数角度来认识一个化学反应更为便利,但无论是在工业生产中还是在实验室里,对于物质我们只能用质量和体积等宏观物理量来描述。那么如何才能知道一定质量或一定体积的物质中所含粒子数有多少呢?这也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多媒体展示]:
    [问题二]如何估测一麻袋黄豆中黄豆的个数?
    [讲解]关于这个问题,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想法,方法应该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们选取两种来重点看看。
    方法一:
    ①称出一袋黄豆的质量(除去麻袋的质量);
    ②称出一粒黄豆的质量;
    ③用一袋黄豆的质量除以一粒黄豆的质量就得到黄豆的个数。
    方法二:
    ①称出一袋黄豆的质量(除去麻袋的质量);
    ②再从中称出一斤黄豆;然后数出一斤黄豆中黄豆的个数;
    ③最后再用一袋黄豆的质量(即斤数)乘以一斤黄豆中黄豆的个数,即为一袋黄豆的个数。
    ……………………………………………………
    [讲解并评价]就上述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因为黄豆的大小不一样,所以称出一粒黄豆的质量,很难有代表性,所以最后得到的数目误差比较大。第二种方法选取了一斤黄豆,具有普遍性,得到的数目较为精确。特别是第二种方法中在质量和个数之间搭了一个桥梁,即一斤黄豆中所含有黄豆的个数。这种方法还体现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即堆量思想。我们就把一斤黄豆看作一堆,那么一袋黄豆就看有几堆了,然后就知道其数目了。在日常生活中堆量思想也有应用,如一打火柴,一盒粉笔,一箱啤酒等。
    [过渡]要想很容易的建立质量与微粒数之间关系,一种既能体现质量又能体现粒子数这样一个物理量呢?我们建立了物质的量概念。这种思想的建立也是基于堆量思想的。
    在科学上采用“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把一定数目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物质联系起来 。     
    [多媒体展示] 1971年第14次国际计量大会确定七个基本物理量:            
     

  • 上一篇资料:2012届高三化学复习《物质组成、性质及分类》练习及答案
    下一篇资料:2011淮北化学优质课--2.3.3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