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 → 沪教版(全国版) →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教案与练习(教师用)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教(学)案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0点(会员免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1.06M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67
    • 更新时间:2011-11-27 10:44:52
    • 上传时间:2011-11-27 10:45:59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第一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教学目标:
    1、会列举化学与社会的关系的例子。
    2、初步体验化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观察、对比和分析,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参与交流与讨论。
    3、初步形成探究的欲望,意识到科学精神与交流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交流讨论。
    教学重点、难点:实验的探究。
    教学过程:
    设置化学情景:展示化学在古代的成就,说明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化学。
    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1、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世界里,每天我们都在与多种多样的物质打交道。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的角度讨论身边的物质,如:水、空气、食物、燃料和衣物,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给人类更多的新物质:塑料、橡胶、各种各样的合成材料,这些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讨论:人们身边的物质,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是怎样得来的?为什么不同的物质性质不同?某些绿色植物是如何将水、二氧化碳转化成淀粉?淀粉、蛋白质、脂肪在人体中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吃的食盐和食醋中含有什么成份?
    3、观察与思考:碳酸氢铵的分解
    阅读:学生分析推测。              
    实验:碳酸氢铵的分解,简单介绍仪器。
    学生观察现象:白色碳酸氢铵固体逐渐减少、试管口有白汽冒出,闻到刺激性气味。体验实验结果并与刚才的分析作比较,让学生了解世界的奇妙,化学的重要。
    二、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1、观察与思考:铁丝生锈
    现象:铁丝生锈了,烧杯中红色的水倒吸入导管中。
    初步分析实验说明了什么?让学生明确,观察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环节,要学会观察。
    2、体会化学工业的作用
    观察与思考:火柴的燃烧
    比较实验现象的差异:火柴燃烧后红色的液体颜色变淡而木柴燃烧后则没有明显变化,引导学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重视理解环境问题。
    三、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把学生引进材料和能源世界中,如:青霉素的发现,DNA结构的发现,克隆多利绵羊,高能燃料可以推进火箭,半导体硅晶片可用以造计算机芯片,石英砂可造光导纤维,高强度陶瓷可制成航天飞机的防热瓦、纳米材料等。交流化学科学的发展,列举生活中的例子。
    练习与实践:P9    1   2   3
    第二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
    教学目标:
    1、知道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知道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和制备的初步概念。
    2、能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初步了解仪器的使用。
    3、初步体验化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观察、对比、分析,敢于表达自己的参与交流与讨论观点。
    教学方法:科学探究、交流讨论。
    重点与难点:
    蜡烛燃烧实验的探究;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概念的形成。
    教与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讨论化学研究的对象。
    提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为什么会生锈?焰火为什么如此艳丽?石灰岩洞是怎样形成的等。
    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活动探究:蜡烛的燃烧过程
    介绍观察的内容:物质原来的颜色、状态;变化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如:物质的状态与颜色的变化、发光、发热、形成烟或雾和放出气体,变化后生成物质的颜色、状态等。
    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火焰边的蜡烛熔化、蜡烛燃烧放出热量、蜡烛燃烧变少了,吹熄蜡烛后有一缕白烟。
    引导学生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变化:熔化-气化-燃烧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矿石粉碎  酒精挥发  海水晒盐   食物腐败  碘升华  火药爆炸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时往往伴随的现象:发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但不能根据这些判断某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发光。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气味等,这些性质是物理性质。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
    二、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活动探究:萄葡糖、砂糖、面粉的加热。
    总结:不同的物质中含有相同的成分--元素。
          不同的物质结构不同,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极小微粒构成。
    三、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
    学生讨论生产生活实际中产品的使用,了解物质的用途以及制备的重要作用,交流自己的看法。
    化学史的教学:了解化学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发明、发现、成果。
    交流与讨论:化学的重要现实意义。
    练习
    1(2004南京02)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2(2004无锡01)下列诗句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
      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2004徐州01)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磨杵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
    4(2004南通02)下列工业生产原理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D )
    A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B.石油炼制得到汽油产品C.用二氧化碳气体生产干冰D煅烧石灰石制得生石灰
    5(2004杨州03)在互联网上用google搜索 “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时,可搜索到被曝光的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         B、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
    C、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D、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6(2004镇江0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融化成水  B铁锅生锈  C樟脑丸在衣橱中变小  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7(2004泰州0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区别的是
    A.衣服晾干           B.食物霉变      C.电灯发光       D.轮胎爆裂
    8(2004泰州02)下列俗语或成语所涉及的内容与化学变化或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 铁杵成针           B.蜡炬成灰     C.烈火真金       D.海枯石烂
    9(2004宿迁01)化学变化在你周围到处存在,而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炒饭时火过大饭变黑             B. 用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C. 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D. 面团发酵
    10(2004宿迁03)通常状况下,下列不适宜用物理性

  • 上一篇资料: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高效整合测试(鲁科版化学选修4)
    下一篇资料:福建省长泰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