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 → 人教新课标 →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 复习与检测 →

【2014备考 志鸿优化设计】2013版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基础讲练--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专题训练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1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16.86M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164
    • 更新时间:2013-09-30 22:49:10
    • 上传时间:2013-09-30 22:55:55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考纲要求 备考指津
    1.知道化学研究的对象,体会化学与人类发展进步的关系。
    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并能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知道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 途。
    4.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的变化。
    5.知道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6.能识别并初步学会使用常见的化学仪器及使用仪器时注意事项。
    7.初步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连接和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一直都是中考的热点,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往往通过生活中的变化,古诗词及成语中隐含的变化进行考查。题型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
    2.给出物质的用途,判断物质所表示的性质;给出新材料,根据材料的应用判断物质的性质。
    3.化学实验中常见仪器的认识、使用及注意事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规范是近年中考的热点,难度一般不大。
    4.加强对实验室规则、安全实验常识及事故处理方法的考查,更加注重对 学生科学实验习惯和自救实验常识的考查。另外,以实验探究方式出现的综合题也成为主要考查的热点。
     
     
    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化学的研究对象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化学知识的发展和运用
    (1)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
    (2)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3)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二、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 宏观: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微观: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变,只是微粒间隔可能改变 宏观:有其他物质生成;
    微观:构成物质的微粒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另一种物质的微粒
    外观特征 状态、形状、大小的改变 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
    举例 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 镁条燃烧、碱式碳酸铜分解
    区分依据 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联系 在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三、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定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测定方法 通过眼、耳、鼻、手等感官或仪器测定 只有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
    范围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 可燃性、不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助燃性、毒性等
    举例 铁能导电是铁的物理性质;水的沸点为100 ℃是水的物理性质等 蜡烛具有可燃性、铁易生锈、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等
    2.性质和变化的关系
    用途 性质 变化
    四、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第一,提出问题;第二,建立假设;第三,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第四,获得结论;第五,交流评价。
    2.实验观察基本方法
    (1)关注物质的性质。
    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酸碱性等。
    (2)关注物质的变化。
    如是否有发光、放热现象、是否有气体生成、是否有沉淀生成等。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要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并进行比较与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结论。
    (4)能用化学语言对实验进行准确描述。
    (5)探究活动完成后,应认真写出探究报告。
    3.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点燃前,观察蜡烛的色态;燃烧中,观察蜡烛的火焰;熄灭后,观察现象。
    4.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1)过程。
     
    (2)结论。
    ①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
    ②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氧气含量低。
    ③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 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含 量比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高。
    五、常用仪器
    进行化学实验必然要使用一些化学仪器,掌握仪器的用途

  • 上一篇资料:【2014备考 志鸿优化设计】2013版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基础讲练--第十单元 酸和碱
    下一篇资料:【2014备考 志鸿优化设计】2013版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基础讲练--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