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必修2 → 鲁科版 → 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 复习与检测 →

必修2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学案+课件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PPT 课件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1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231.36K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11
    • 更新时间:2013-12-16 22:23:57
    • 上传时间:2013-12-16 22:24:41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教学设计】
    本章分2课时,进行复习。
    第一课时: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第二课时: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本节是在复习了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复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为了避免在课堂上让学生疲劳接受知识,我设计的教学过程,是让学生在绘画元素周期表的基础上,紧紧结合周期表,从“位、构、性”三者的关系入手,体会元素性质在周期表中的体现,从而掌握元素周期律。再由高考题来呈现高考热点。
    具体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2.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指导化学学习。
    2.通过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获取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元素“位、构、性”间关系的学习,帮助学生初步树立“事物的普遍联系”和“量变引起质变”等观点。
    重点、难点: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及应用。
    【教学方法】
    巩固基础——探究问题——学生展示——归纳整理——课堂反馈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指出:近年来,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元素周期表能够使杂乱无章的元素性质有规律的呈现出来。
    【导入】
    同学们想一想: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是由谁制出的?(俄国,门捷列夫)
    介绍:他是按原子质量排列的,现在我们常用的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的核电荷数排列的。
    下面,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元素周期表轮廓图,
    标明:(1)主族、周期、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
    (2)第三周期、第ⅠA、ⅦA族的元素。
    元素周期表中的启发:
    有了元素周期表可以帮助人们在一定区域内寻找新物质
    如:在周期表中------------------------------------ 寻找半导体材料,在---------------------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思考一分钟:从元素周期表中回顾元素性质有哪些递变规律?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
    周期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实现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和结构的互推)
    (主族)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数=最外层电子数—8
    特殊:1、F 没有正价,O 通常不显示正价;
    2、金属元素只有正化合价而无负价。
    (实现了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互推)
    同周期:递变性(从左至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同主族:递变性(从上至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实现了位置和性质的互推)
    从“位、构、性”的关系中可以得出: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
    运用“位、构、性”之间的关系我们来【感受高考】
    分析D选项,举例说明:Na[Al(OH)4]显碱性
    【过渡】利用学生自己画出的周期表,设问:除了利用周期表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判断其强弱呢?
    分组活动,归纳、整理。我们比一比在最短的时间中哪个小组总结的最多?
    分组问找到最多的小组进行展示,其它小组进行补充。
    知识整理:多媒体展示
    运用我们研究的强弱的判断方法,来【触摸高考】
    分析选项B,强调概念的准确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再次回到周期表:
    探究三: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1. 例:r(Na)   r(Mg)   r(Al)   r(Si)   r(P)   r(S)   r(Cl)
    同一周期元素:                                                            
    2.例:r(Na)   r(K)   r(Rb)    r(Cs).
    同一主族元素:                                                         
    3.例:r(Na+ )    r(Na)  r(Cl)    r(Cl-)      r(Fe2+)    r(Fe3+)
    同种元素的粒子:                                                        
    4.例:r(F-)    r(Na+)    r(Mg2+)  
    核电荷数相同的离子:                                                   
    【归纳总结】
    1. 核电荷数相同,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       
    2. 核外电子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       
    【体验高考】
    试题分析:B项 如何分析Y与Z的大小,找中间量W搭桥判断。
    【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知识?获得哪些解题技巧? 了解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
     

  • 上一篇资料:必修2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二课时课件
    下一篇资料:高三《元素周期律及应用》复习果件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