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必修1 → 人教版 →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

2014全国高中化学优秀说课展评材料--铁盐和亚铁盐(广西南宁外国语学校)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教(学)案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1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70.23K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16
    • 更新时间:2015-08-16 13:41:31
    • 上传时间:2015-08-16 13:42:41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铁盐和亚铁盐》说课稿

    广西南宁外国语学校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大家好!我是来自广西南宁外国语学校的汤希雁。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铁盐和亚铁盐》,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课时的内容。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本节课。
    一、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放在基本实验和基本理论之后,我认为教材的用意有三: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形成完整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以元素化合物为载体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又可以为化学必修2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的感性认识积累材料,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三方面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认识到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教材内容编排注意与第一、二章知识的衔接。本节课教材内容突出了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铁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并且注意与已学知识“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联系与衔接,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和解决新的问题,通过对实验探究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综合运用氧化还原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并逐步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网络。
    教材介绍Fe3+离子检验、Fe2+与Fe3+相互转化等知识的介绍,主要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现象背后所反映的物质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与分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基础。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学习了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初步理解了从实验学化学的思想,巩固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为本课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基础。但学生对实验现象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且学生已建立起研究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思路和方法需要通过实验探究的应用环节促进发展,才能纳入学生长时的记忆系统。
    2.学生认知心理特点及认知发展水平。高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尤其对化学实验充满期待和向往,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实验探究的应用环节,能促进学生对研究物质性质思路和方法的认识发展 。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制定
      依据高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心理特点,我确定本课的重难点如下:
    (一)教学重点:Fe2+、Fe3+的相互转化;Fe3+的检验 
    (二)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探究Fe2+、Fe3+的相互转化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整体分析和学生情况的综合考虑,我确定本课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如下: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载体,过程与方法是核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本课学习效果终端体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
    (2)学会鉴别铁离子的方法。
    (3)了解铁离子、亚铁离子之间的相互转化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铁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学会分类、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
    (2)体验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微粒的氧化性、还原性,让学生形成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3)在“大胆推测→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学习知识、体验科学研究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铁的化合物性质的学习,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培养探究意识和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2)通过印刷电路板的讨论、补血剂中所含离子的鉴别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化学视角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有关问题。
    (四) 教学策略
    新课程倡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教学以学生思维活动,实践活动为中心,课堂教学不应只追求知识结论,而应充分体现学习知识的过程,其核心是学生思维的启发、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本节课中设计较多的实验探究内容,以实现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分析对比、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
    2.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现象观察能更加形象深刻地接受新的知识并得到应用,实现知识的总结与提升,体验化合物的研究方法。
    三、教学过程
     
  • 上一篇资料:2014全国高中化学优秀说课展评材料--铁的重要化合物(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
    下一篇资料:2014全国高中化学优秀说课展评材料--物质的分类(广西柳州铁一中学)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