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 → 人教新课标 →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

东莞市2014年优质课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课件+教学设计+学案+练习+教学反思及专家点评(石龙第三中学)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PPT 课件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1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3.34M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68
    • 更新时间:2016-02-23 13:18:44
    • 上传时间:2016-02-23 13:19:21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东莞市中学化学精品课案例集
    主要内容
    精品案例模版
    课题1《分子和原子》
    承担学校:石龙三中  
    ●教材分析:《分子和原子》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第二课题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物质的变化和混合物、纯净物等宏观概念的基础上,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端。从本节课开始将会接触到分子、原子等微观概念,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认识。这为以后学习质构成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在整个初三化学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题之前,学生通过生物学和物理学的学习对物质的微观构成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一些探究方法和实验技能,加之在平时的生活中积累了很多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经验。这都为本课题的学习提供了知识支持。由于分子、原子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粒子,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所以如何让学生能比较轻松愉快地接受微观知识,降低对后续学习的负面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课时建议:二课时
    第1课时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日常现象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用理论解释日常现象;
    (2)学习运用分析、归纳和模型化等方法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渗透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
    ★ 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课题是学生初次接触微观世界,从微观角度学习化学,认识世界的开端。所以对物质粒子性的认识决定着后面学习的成败。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情况,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如下:
    重点:  (1)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观点; (2)能用理论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难点: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利用多媒体技术、探究活动和评价反馈等方式对重、难点进行突破。
    ★教法建议及教具准备
       浓氨水、酚酞试液、胶头滴管、大小烧杯、试管、注射器、2个量杯、大小石头等等。
    ★教学组织流程图
    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复习】
    1. 物质是由        组成
    2. 物质是由        、      等微粒构成
    说明:由分子构成:如                 
    由原子直接构成:如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新课导入】展示一氨水,让学生问其味道
    【问题思考】你们闻到了什么气味?它能够看见吗?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过渡】
    在很久以前许多学者就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究,他们提出了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设想
    小结: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小实验:请同学们用手对着脸轻轻扇动,感受一下分子对脸撞击的感觉
    【实验3-5】(上册课本P49页)品红扩散实验
    【问题思考】品红为什么消失?整杯水为什么变红了?
    【投影】品红分子在水中扩散的微观过程
     物质是由一些看不见的粒子构成的,它们就是分子和原子。
    【结论】1:宏观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投影】1、苯分子的照片    
    2、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分子的基本性质
    【问题思考】水也是由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看不见,为什么水却能看见?
    【投影】经测定: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板书结论】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非常小。
    (引入)从课堂开始的品红消失和闻到的氨水味以及动画我们猜想分子是运动的,但这并不能让我们信服,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一下分子的运动。
    【实验3-8】(上册课本P50页)(1)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观察。(2)取上述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
    【问题思考】观察到什么现象?
    (3)取上述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少量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
    【问题思考】氨水并没有与烧杯A里的酚酞接触,酚酞变红原因是什么?烧杯B里的酚酞没有变红是什么原因?有什么作用?
    以上实验得出什么结论呢?
    【板书结论】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播放ppt,解释:原来花中有香味物质的颗粒扩散到空气中飘进我们鼻孔。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现象,科学家们已利用科学技术证明了物质
    【问题思考】湿衣服为什么可以晾干?放在那里干得更快?
     【板书】3、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小游戏:用二支注射器分别吸20ml的空气和水,手指堵住出口,再推压活塞,对比难易程度。
    【问题思考】为什么空气能压缩?为什么空气易压缩而水难压缩?

    【问题思考】在数学中1+1=2是正确的,但在化学中这个式子还同样正确吗?
    【实验连线】在生活中将一杯大黄豆倒入一杯小绿豆中摇几下混合后能装满两杯吗?
    【问题思考】混合后的体积是两者之和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板书】4、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问题思考】将两支量筒中各量50毫升的水和50毫升的酒精,然后都倒入100量筒中观察是否是100毫升呢?
    【教师讲解】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容易被压缩,而液体、固体分子间间隔较小,不易被压缩。
    【巩固练习】
    1、水的三态变化可用分子的哪些知识解释?
    2、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3、打气筒能将气打入车胎或蓝球中的原因。
    ★固态酒精、液态酒精、气态酒精都能燃烧,而水不能燃烧,这一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板书】4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教师讲解】前面我们学习过氧气,知道氧气具有氧化性,空气中也有氧气,空气中的氧气有氧化性吗?有,那么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是否相同。
    【投影]图几种分子的模型
    【板书】5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课堂练习】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混合物纯净物:
    混合物含有_________分子,纯净物含有_______分子,化合物分子由______原子构成,单质分子由________原子构成。
     
     反思小结、总结交流:
    你学完本章知识后,有哪些收获或感受?请说出来。
    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及练习册的相关练习。 
    完成练习


     

     

     
     

  • 上一篇资料:东莞市2014年优质课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课件+教案+学案+教学反思及专家点评+动画素材(可园中学)
    下一篇资料:东莞市2014年优质课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课件+教学设计+反思及专家点评(麻涌第一中学)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