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必修2 → 人教版 →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

山东梁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专题二第二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原电池工作原理(第一课时)》课件+教学设计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PPT 课件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1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4.24M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17
    • 更新时间:2016-05-11 10:30:13
    • 上传时间:2016-05-11 10:31:41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原电池(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原电池的定义;了解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并学会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了解原电池的化学原理;初步养成学生利用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研究过程,初步学会通过本质看现象的化学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养成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依据实验事实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养成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及化学原理
    2.教学难点:原电池的化学原理
    三.教学用品
    锌片、铜片、碳棒、稀硫酸(1mol/L)、导线、电流表、培养皿、洗瓶、烧杯等。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法,实验探究法等
    五.教学过程
    【引入】复习能量转换方式,引入化学能也可以转换成电能——间接和直接。
    间接:火力发电。引导学生阅读思考总结:火力发电的利弊。明显缺点:利用率低,如何改进呢?——变间接为直接
    回忆电池相关内容,讨论哪类反应有设计成原电池的可能性?学生总结氧化还原反应。
    【演示实验Ⅱ】将铜片与锌片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不接导线),观察现象,并将所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于表Ⅱ。
    【演示实验Ⅲ】将铜片锌片用导线连接(为检验有无电流产生,在导线上串联电流计)后,再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观察现象,并将所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于表Ⅱ。(★特别说明:上述实验室所用铜片和锌片不纯。)
    【演示实验Ⅳ】用纯净的铜片和锌片重复演示实验Ⅲ。观察现象,并将所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于表Ⅱ。(★注:因实验室没有绝对纯净的铜片和锌片,所以该实验就用课件代替。)
    表Ⅱ:实验Ⅱ、Ⅲ、Ⅳ的现象记录
     铜片 锌片 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演示实验Ⅱ 无现象 溶解且有气泡产生 /
    演示实验Ⅲ 有气泡产生 溶解且有气泡产生 锌为负极
    演示实验Ⅳ 有气泡产生 溶解但仍有少量气泡产生 锌为负极
    【发现与思考】演示实验Ⅲ与演示实验Ⅳ的唯一区别在于:演示实验Ⅲ中锌片表面也有气泡,其实这是因为锌片中含有杂质所致,但并不是唯一原因(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查阅资料)。为什么含有杂质就会让锌片表面同时出现气泡,其实这问题也与原电池知识有关,它牵涉到本节知识的后半部分:电化腐蚀。请大家课后先自己思考为什么。
    【过渡】电流计偏转说明有电流产生,有电流产生就可向外界输出电功,因此这是一套什么装置?学生答。
    【学生讨论2】既然上述装置是一个原电池装置,那么它就应该有正负极,请根据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判断该原电池的正负极并判断外电路电子、电流的方向以及原电池内部电流流向及阴阳离子移动方向。
    【小结】
    二、原电池原理和特点:
     1、正负极的定义和特点(以上述“Cu—Zn

     

  • 上一篇资料:山东莱州市第一中学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第2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课件+教学设计
    下一篇资料:山东临清市第二中学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4第1章第3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原电池》课件+教学设计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