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必修1 → 人教版 →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 第二节 离子反应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二节《离子反应--电解质》教学设计+课件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PPT 课件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1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1.67M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59
    • 更新时间:2016-06-18 21:19:04
    • 上传时间:2016-06-18 21:19:46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1.通过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学习,引导学生构建概念。
    2.借助翻转课堂和“四重表征”学会知识的探究与归纳。
    3.通过对电解质的电离和电离方程式的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概念的探究学习,了解手持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学习,体验探究过程。
    【教学重点】: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划分;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划分
    【教学方法】: 微课和翻转、实验探究、手持技术辅助
    【实验准备】:食盐固体,食盐溶液 ,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酒精,水,电极,电源、灯泡,传感器等
    【教学过程】:
    1.第一环节:课堂答疑、实验探究、总结知识框架
    2. 展示:微课统计截图  ppt 疑问  总结知识框架
    3. 课前收到一些疑问,经老师整理概括,大致有这些疑问。
    4. 疑问1;氯化钠水溶液导电,为什么氯化钠就是电解质?
    5. 疑问2:酸分子为什么能变成离子,是化学变化吗?
    6. 疑问3:酒精的水溶液为什么不导电?
    7. 疑问4:金属、石墨也能导电,导电原因是什么?
    8. 疑问5:NaHCO3属于酸式盐,为什么不能电离出H+?
    ……….
    总结知识框架、设问:如何判断是否导电?
    第一部分:疑问1 答疑
    环节1创设实验情境→宏观表征
     [实验]试验物质的导电性。
    (1)把碳棒插入盛有氯化钠固体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2)把碳棒插入盛有纯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3)往纯水中慢慢加入氯化钠固体,观察现象。
    学生活动:(P-预测)实验现象:(1)、(2)灯泡不亮;(3)灯泡变亮。
    教师活动:完成实验。
        学生活动:(O-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尝试解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1)氯化钠固体,灯泡不亮;
    (2)纯水,灯泡也不亮;
    (3)随着氯化钠固体的加入,灯泡逐渐变亮,继续加入氯化钠固体,灯泡越来越亮。
    (E-解释):这实验说明氯化钠固体、纯水不导电,但氯化钠溶液导电,浓度越高,导电能力越强。

    环节2:宏观表征→符号表征→微观表征
    教师活动:(设问)如何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上述实验?
    学生活动:(P-预测)NaCl在水中溶解后解离出能够自由移动的Na+和Cl—能够导电。
    教师活动: NaCl = Na+ + Cl—
    学生活动:(O-观察)阅读微观示意图解析实验现象。

     

  • 上一篇资料: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导学案
    下一篇资料: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二氧化硫》教案+课件+说课课件+同步练习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