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复习 → 专题复习 → 元素化合物 → 金属 → 金属综合 →

备战2018年高考化学之高频考点解密--解密05 金属及其化合物(含解析)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专题训练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1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1.42M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42
    • 更新时间:2017-12-31 15:09:23
    • 上传时间:2017-12-31 15:10:01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解密05   金属及其化合物
     
    高考考点 考查内容 三年高考探源 考查频率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1.理解并能应用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了解常见金属(如Na、Al、Fe、Cu等)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认识常见无机物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认识化学在金属矿物综合利用和实现物质间转化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2017课标全国Ⅰ27;
    2017课标全国Ⅱ13、26;
    2017课标全国Ⅲ26、27;
    2016课标全国Ⅰ27;
    2016课标全国Ⅱ13、28;
    2016课标全国Ⅲ7、28;
    2015课标全国Ⅰ10、27;
    2015课标全国Ⅱ10、13。 ★★★★★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
    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
    无机化工流程类题   ★★★★★
     
    考点1  钠及其化合物
    一、钠及其化合物
    1.树立物质转化思想
    (1)理清知识主线
    Na→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
    (2)形成网络构建
     
    2.扫除易忘知识盲点
    (1)钠和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与熔融的盐反应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
    (2)无论Na与O2反应生成Na2O还是Na2O2,只要参与反应的Na的质量相等,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但得到Na2O2的质量大于Na2O的。
    (3)Na分别与H2O和乙醇发生的反应均属于置换反应,二者现象明显不同,前者剧烈,后者缓慢。
    (4)1 mol Na2O2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不一定为1 mol,如Na2O2与SO2的反应转移电子应为2 mol。
    (5)不能用Ca(OH)2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应选用CaCl2或BaCl2溶液。
    (6)除去CO2中的HCl气体,应选用饱和的NaHCO3溶液。
    (7)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有晶体析出。
    (8)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无论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均具有相同的焰色反应,它不是化学变化,在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时,应通过蓝色的钴玻璃片。
    (9)Na-K合金常温下呈液态,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10)碱金属的密度呈现增大的趋势,但K反常。
    (11)Li和O2反应只生成Li2O;NaH是离子化合物,是一种强还原剂。Na2O、Na2O2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
    二、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的规律
    2Na2O2+2CO2 2Na2CO3+O2①
    2Na2O2+2H2O  4NaOH+O2↑②
    以上反应中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CO2和H2O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1.物质的量关系
    无论是CO2、H2O(g)的单一物质还是二者的混合物,通过足量的Na2O2时,CO2、H2O(g)与放出O2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2∶1,解答此类问题可借助物质的量守恒关系。
    2.电子转移关系
     
    根据上式,由电子转移关系可知,存在关系:2 mol Na2O2~1 mol O2~2 mol 电子。
    3.固体质量关系
    将CO2看作CO燃烧所得:2CO+O2 2CO2①;2Na2O2+2CO2 2Na2CO3+O2②。
    由①②,推知CO+Na2O2 Na2CO3。
    将H2O看作H2燃烧所得:2H2+O2 2H2O①;2Na2O2+2H2O 4NaOH+O2↑②。
    由①②,推知H2+Na2O2 2NaOH。
    所以Na2O2与CO2、H2O反应增加的质量为与CO2、H2O等物质的量的CO、H2的质量。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上一篇资料:2018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含解析)
    下一篇资料:备战2018年高考化学之高频考点解密--解密06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含解析)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