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离子》教案设计
如东县先民初中
教学目标:
1. 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 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3.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4. 观察表4-4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小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会画出1-18号元素原子结构图,进而归纳小结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5. 探究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培养和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好奇与向往。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
3. 通过想象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法;猜想、角色扮演法
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仪、食盐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投影]
资料一 《漫游原子世界》 我是一个小小的电子,我在原子里围绕着原子核不停地转动,虽然空间很大,但我和我的同伴总想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可是原子核这小老头很有能耐,虽然只占原子的一丁点空间,里面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正好把我身上的负电深深吸引。
师生共同朗读科普小资料《漫游原子世界》,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的复习。复习上一节的知识点,引出本节内容。
[提问] 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它们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呢?
二、问题探究
[探究1] 核外电子的排布
[猜想] 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
[交流] 向你的邻座说一说你想象中的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
[活动]:阅读课本第78页图4-9和表4-4。同学们根据你的想象结果,将表4-4“原子结构示意图”制作成挂图,借此引导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理解电子分层排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