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投影]考试说明:了解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递变关系,掌握典型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关系。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Cl、Br、I、F、H、O、S、N、P、C、Si)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
科学品质:认识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本质,注重知识整理、综合、提高与拓展的方法培养。
学习过程:总结规律、串联比较,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引入] 同学们,元素化合物知识在高考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但这部分知识比较零碎,容易遗忘,是我们的弱点,比如很多推断题、框图题解题不顺畅,那是因为我们不能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综合应用,所以在这一轮复习中要求同学们能将知识整合进行有效串联和提升解题能力。
[投影]要点1、解题时抓住物质的典型性质,寻找突破口。
例1、 有A、B、C三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它们之间两两结合成化合物X、Y、Z。X、Y、Z之间也能相互反应。已知X是A和B按原子个数比1∶1组成的化合物,其它元素形成的单质(仍用A、B、C表示)和组成的化合物间反应关系式如下:
①B+C→Y ②A+C→Z ③X+Y→M ④X+Z→C+N ⑤Y+Z→C+N
请填空:
(1)上述反应中,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理由是____。
(2)若M是一种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化合物,重要的化工原料。则X、Y、Z分别是____。
(3)写出反应③、④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①、②、④、⑤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由题意知:Y、Z中均含C元素,再结合反应⑤,所以Y、Z中的C元素一个为正价,一个为负价,故C为非金属元素。可能是硫或氮,则Y、Z极可能一为氧化物,一为气态氢化物→N可能是H2O。
又:M由A、B、C三种元素组成;M是一种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化合物。依据物质的分类→M应是酸→M是H2SO4
A—H;B—O;C—S
X—H2O2;Y—SO2;Z—H2S
[投影]方法总结: 对元素化合物的推断题,首先要仔细审题,把握题意,明确题目给定条件和要求。然后,在熟练的知识网络基础上,搜索扫描,确定范围。寻找切入点或突破口,最后分析求解。本题的突破口在于(M为一种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化合物,重要的化工原料)
变式训练 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电子层数少,常温、常压下,B2、C2、D2均为无色双原子气体分子。这四种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