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水的组成》
宣州区杨柳中心初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的观察与分析,知道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初步了解物质的分类,能区别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并弄清他们之间的关系
3、初步认识水的微观构成,进一步解释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主要通过演示实验和实验的产物的验证进行学习。
2、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思维和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化学知识的学习中,已对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元素有了初步印象,又通过两个探究性实验和几个验证性实验的学习,知道了实验探究的重要性。学生还熟悉了空气和氧气的有关知识,具备了判断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的化学性质、氧气的鉴别、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的书写等知识与技能,但氢气的检验、元素的概念、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等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是崭新的,从知识的形成过程来说,坡度大,学生比较难以接受。
【教学重点】: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得出水的组成
【教学难点】:区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
水电解器(霍夫曼电解器)、6V低压直流电源,5%~15%氢氧化钠溶液、木条、火柴。PPT课件
学生准备
提前收集生活中有关水的知识的资料,如水的用途、水的性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