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 学
一、命题依据
化学科考试以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化学课程标准》)和福建省教育厅颁发的《2010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为依据,结合本市初中化学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
贯彻执行国家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和福建省教育厅以及泉州市教育局有关中考命题文件精神。根据:有利于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性质;有利于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有利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以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基本要求,命题注意以下几点:
1.导向性和时代性原则。中考化学科试题编制紧扣《化学课程标准》,立足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引导教师明确新课程实施在教学中应重点关注的内容,应如何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启发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提高能力、发展智力、完善人格。试题的命题理念、背景材料具有时代特色,试题具有浓厚的课改气息,紧密联系社会热点中的化学试题体现鲜明的导向性和时代性。
2.启蒙性和基础性原则。试题命制从“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个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出发,重视考查初中化学启蒙阶段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对学生今后可持续学习、发展有用的主干知识,强化对化学用语和化学实验的考查。试题使素养水平层次不同的学生的能力都能充分展示,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学习化学的成功感,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3.探究性和应用性原则。试题重视科学探究内容的考查,并以实验探究为主要形式,考查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的掌握程度。试题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实际、工农业生产、科学实验中选择素材,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认识学习化学意义,学会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化学基本计算题注重考查解题的思路与方法以及解题的规范性,通过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体现化学计算与客观实际的相互联系。
4.开放性和人文性原则。试题中所穿插的适量的开放性试题,设置多方向的解题思路和多元化的正确答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挥。试题编制渗透人文精神之内涵,试题内容范围不超过《化学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的要求,符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杜绝设置偏题、怪题、难题,试题题量适中,难度适宜,并体现一定的区分度、灵活度。
三、适用范围
全日制义务教育九年级学生化学学业考试。
四、考试范围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确定中考命题的范围。具体内容和目标要求见本考试说明“五”。
五、内容和目标要求
(一)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层次要求如下:
A级: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即明确“是什么”——能记住学习过的知识要点,能根据提供的材料识别是什么。
[例题1] 生活中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