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化学总复习--有机合成;有机物推断
二. 知识重点
(一)有机合成
1. 有机合成的要求:选择合理的有机合成途径和路线
2. 原则:原料价廉,原理正确,途径简便,便于操作,条件适宜,易于分离。
3. 思路:
(1)根据合成过程的反应类型,所带官能团性质及题干中所给的有关知识和信息,审题分析,理顺基本途径。
(2)根据所给原料,反应规律,官能团引入、转换等特点找出突破点。
(3)综合分析,寻找并设计最佳方案。
4. 应具备的基本知识:
(1)官能团的引入:
引入卤原子(烯、炔的加成;烷、苯及其同系物、醇的取代)
引入双键(醇、卤代烃的消去;炔的不完全加成)
引入羟基(烯加水;醛、酮加氢气;醛的氧化;酯水解;卤代烃水解;糖分解为乙醇和CO2)
生成醛、酮(烯的催化氧化;醇的催化氧化)
(2)碳链的改变:
增长碳链(酯化;炔、烯加HCN;聚合等)
减少碳链(酯的水解;裂化;裂解;脱羧;烯催化氧化)
(3)成环反应(不饱和烃小分子加成——三分子乙炔生成苯;酯化;分子间脱水;缩合;聚合等)
(二)有机物推导
1. 思路:审题(分析)→找明、暗条件→找突破口
2. 方法:逆推、顺推、层层剥离、推理等方法,可根据不同题意及已知条件选择不同方法。
【典型例题】
[例1] 根据图示填空:
(1)化合物A含有的官能团是 。
(2)B在酸性条件下与Br2反应得到E,E在足量的氢氧化钠醇溶液作用下转变为F,由E转变为F时发生两种反应,其反应类型分别是 。
(3)D的结构简式是 。
(4)1mol A与2mol H2反应生成1mol G,其反应方程式是 。
(5)与A具有相同的官能团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 。
解析:
(1)A物质可以跟NaHCO3发生反应,说明A含有羧基,能跟银氨溶液发生反应,说明含有醛基,A氧化产物B(羧酸)在酸性条件下与Br2反应生成E,说明B分子中有不饱和键(单看C与H2的加成不能说明含
(2)由前面分析,已知B是含有
(3)从“H是环状化合物C4H6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