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2010年化学学科高考模拟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010.4
第I卷(共66分)
考生注意: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并用2B铅笔正确涂写准考证号和校验码。
2.第I卷(1~22小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2B铅笔涂黑。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卡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答案不能涂写在试卷上,涂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相对原子质量:H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1. 今年“世界水日”主题“关注水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下列说法与主题不符的是
A. 上海属“水质性缺水”,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 B. 提倡节水产业,加强废水处理
C. 只喝桶装水或功能性饮料以保证饮用水质量 D. 用再生水灌溉城市绿地
2.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
C. 过氧化氢的结构式:H-O-O-H D. 乙酸的最简式:(CH2O)2
3. 下列各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比反应物总能量高的是
A. 电解饱和食盐水 B. 铁生锈 C. 木炭燃烧 D. 工业合成氨
4. 将H(CB11H6Cl6)与C60反应,C60得到一个质子,制得离子化合物[HC60]+[CB11H6Cl6]—。下列反应中,反应类型与之相似的是
A. Mg + 2HCl → MgCl2 + H2↑ B. NaOH + HCl → NaCl + H2O
C. H2O + CH3COOH
5. 下列关于化学学科的认识说法错误的是
A. 化学模型是对物质及其变化的简单化模拟,有助于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通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可以产生新的元素
C. 有电子转移的过程不一定能产生电流,但其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 任何宏观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而这些粒子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作用力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6. 下列关于纸上层析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纸上层析法分为上升纸层析法和径向纸层析法
B. 纸上层析法适用于分离和检验化学性质十分接近的分子或离子
C. 它利用试样中的各种离子随展开剂在滤纸上展开的速率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
D. 只有有色离子的检验才能用纸上层析法,否则无法看到色斑
7.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打开啤酒瓶盖,产生大量气泡
B.氢气与碘蒸气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加深
C.制取乙酸丁酯时,加入过量的乙酸
D.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加入少量盐酸
8. 下列各组物质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①Cu与HNO3溶液;②NaOH与AlCl3溶液;③Zn与H2SO4溶液;④Na与O2反应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9. 下图装置中,小试管内为红墨水,具支试管内盛有pH=4的雨水和生铁片。观察:开始导管内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导管内液面回升,略高于小试管液面。以下有关解释合理的是
A. 生铁片中的碳是原电池的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B. 雨水酸性较强,生铁片仅发生析氢腐蚀 C. 墨水回升时,碳极反应式为:O2 + 2H2O + 4e → 4OH— D. 具支试管中溶液pH逐渐减小 |
|
10. 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到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
|
|
A. 海带灼烧成灰 B. 过滤得含I—溶液 C. 放出碘的苯溶液 D. 分离碘并回收苯 |
11. 根据下表信息,判断0.10mol/L的下列各溶液pH值最大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