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复习 → 章节复习 → 必修1 →

2011届高三化学鲁科版一轮复习课件+随堂检测--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PPT 课件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1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7.98M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4
    • 更新时间:2010-10-09 07:42:51
    • 上传时间:2010-10-09 07:44:39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6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饱和氯水长时间放置后,下列微粒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减少的是(  )
    ①Cl2 ②HClO ③H2O ④HCl ⑤O2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⑤
    【解析】 饱和氯水长时间放置,次氯酸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所以氯气分子、次氯酸分子、水分子的物质的量将减少。
    【答案】 B
    2.往烧杯内注入煤油和水各100 mL,静置后将一小块钠投入烧杯内。发生的现象是(  )
    A.钠沉到液柱1/2处,熔成小球后,钠球下部有许多气泡放出,附有气泡的钠球徐徐上升到液体上部,一会儿又沉到液柱1/2处,如此反复多次,最后消失
    B.钠块一直沉到烧杯底部,并停留在杯底,放出气泡,最后消失
    C.钠块浮在液柱表面上,很快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小球四处游动,最后消失
    D.钠块沉到液柱1/2处,很快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小球在液柱1/2处沿水平方向迅速游来游去,最后消失
    【解析】 因为钠比水轻,比煤油重,最初钠沉在液柱1/2处。由于钠跟下层水反应产生H2,H2的冲力使钠徐徐上升至液柱上部,待H2放出后钠又沉于液柱1/2处,再跟下层水反应再上升,如此反复直到消失。
    【答案】 A
    3.(2010年潍坊抽检)下列关于钠与水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将小块钠投入滴有石蕊试液的水中,反应后溶液变红
    ②将钠投入稀盐酸中,钠先与水反应,后与盐酸反应
    ③钠在水蒸气中反应时因温度高会发生燃烧
    ④将两小块质量相等的金属钠,一块直接投入水中,另一块用铝箔包住,在铝箔上刺些小孔,然后按入水中,两者放出的氢气质量相等
    A.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①中反应后溶液应变蓝,②中钠应先与盐酸反应,③中钠在水蒸气中因无氧气不能燃烧,④中用铝箔包住的钠放出的H2多。
    【答案】 D
    4.相同体积的两份植物营养液,其配方如下表
    物质成分的量序号 KCl K2SO4 ZnSO4 ZnCl2
    ① 0.3 mol 0.2 mol 0.1 mol /
    ② 0.1 mol 0.3 mol / 0.1 mol
    两份营养液中各自离子的浓度(  )
    A.完全相同       B.仅c(K+)相同
    C.仅c(Cl-)相同   D.完全不同
    【解析】 据表中数据可知,两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均相同。n(K+)=0.7 mol,n(Cl-)=0.3 mol,n(SO42-)=0.3 mol,n(Zn2+)=0.1 mol。
    【答案】 A
    5.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多选)(  )
    A.体积比1∶1    B.体积比11∶16
    C.密度比16∶11  D.密度比11∶16
    【解析】 质量相同时n(SO2)n(CO2)=M(CO2)M(SO2)=4464=1116,
    同温同压下:V(SO2)∶V(CO2)=n(SO2)∶n(CO2)=11∶16。
    ρ(SO2)∶ρ(CO2)=M(SO2)∶M(CO2)=16∶11。
    【答案】 BC
    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a(ClO)2溶液中通入SO2:
    Ca2++2ClO-+SO2+H2O===CaSO3↓+2HClO
    B.将Cl2通入水中:
    Cl2+H2O===2H++Cl-+ClO-
    C.MnO2与浓盐酸共热制Cl2:
    MnO2+4H++2Cl-=====△Mn2++Cl2↑+2H2O
    D.Cl2通入冷的NaOH溶液中:
    2Cl2+2OH-===3Cl-+ClO-+H2O
    【解析】 此题是以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为背景的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题。解题的关键是依据:①反应的客观实在性;②电荷守恒;③质量守恒及电子转移守恒等。A项中产物应为CaSO4;B项中HClO为弱电解质,应写分子式;D项中电荷不守恒。
    【答案】 C
    7.如下图所示: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让一种含氯气的气体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布条不褪色;若关闭Ⅱ阀,再通入这种气体,布条褪色。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  )
    ①浓硫酸 ②饱和氯化钠溶液 ③亚硫酸钠溶液 ④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Cl2与H2O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作用。气体通过甲瓶后不能使布条褪色,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甲瓶中溶液将Cl2干燥,二是甲瓶中溶液将Cl2吸收。浓硫酸吸水,Na2SO3+Cl2+H2O===Na2SO4+2HCl,NaHCO3+Cl2===NaCl+CO2+HClO,所以Cl2经过①被干燥或经过③④被吸收,不能使干燥有色布条褪色。Cl2在饱和NaCl溶液中溶解度很小,故Cl2与水蒸气共同进入乙瓶,使有色布条褪色。
    【答案】 D
    8.(2010年东阳质检)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标准状况下某种O2和N2的混合气体m g含有b个分子,则n g该混合气体在相同状况下所占的体积(V)应是(  )
    A.22.4nb/mNA L  B.22.4mb/nNA L
    C.22.4nNA/mb L  D.nbNA/22.4m L
    【解析】 在标准状况下,m g气体所占体积为:bNA×22.4 L,
    则n g气体的体积为n gm g×bNA×22.4 L=22.4nbmNA L。
    【答案】 A
    9.标准状况下有①0.112 L水;②3.01×1023个氯化氢分子;③13.6 g H2S气体;④0.2 mol氨气,下列对这四种物质的关系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多选)(  )
    A.体积:①④③②  B.密度:④①③②
    C.质量:①④③②  D.氢原子数:②④③①
    【解析】 A项中n(HCl)=0.5 mol,n(H2S)=0.4 mol,故体积关系V(H2O)<V(NH3)<V(H2S)< V(HCl);B项中液态水密度最大,而不是HCl;C项中m(H2O)=112 g,m(HCl)=18.25 g,m(H2S)=13.6 g,m(NH3)=3.4 g,故由小到大顺序为:m(NH3)<m(H2S)<m(HCl)<m(H2O);D项H原子最多的是0.112 L H2O,n(H)=112 g18 g•mol-1×2=12.4 mol,0.5 mol HCl、0.4 mol H2S、0.2 mol NH3中H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5 mol、0.8 mol、0.6 mol,故由小到大顺序为②④③①。
    【答案】 AD
    10.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正确的是(  )
    A.0.3 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O42-的总物质的量0.9 mol•L-1
    B.当1 L水吸收22.4 L氨气时所得氨水的浓度不是1 mol•L-1,只有当22.4 L氨气溶于水制得1 L氨水时,其浓度才是1 mol•L-1
    C.在K2SO4和NaCl的中性混合水溶液中,如果Na+和SO42-的物质的量相等,则K+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同
    D.10 ℃时,100 mL 0.35 mol•L-1的KCl饱和溶液蒸发掉5 g水,冷却到10 ℃时,其体积小于100 mL,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35 mol•L-1
    【解析】 0.3 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有Na+、SO42-的总浓度为0.9 mol•L-1,但选项中问的是总的物质的量;1 L水吸收22.4 L氨气的氨水浓度不是1 mol•L-1,且22.4 L氨气不知道是否是标准状况,故当氨水体积是1 L时,其浓度也不一定是1 mol•L-1;在K2SO4、NaCl混合液中,当n(Na+)=n(SO42-)时,n(K+)≠n(Cl-),因为在溶液中应满足阴、阳离子的电荷守恒;D选项正确。
    【答案】 D
    11.等物质的量的N2、O2、CO2混合气体通过Na2O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89(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N2、O2、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3∶4∶1  B.3∶3∶2
    C.6∶7∶3  D.6∶9∶0
    【解析】 同温同压下,体积和物质的量成正比关系,设N2、O2、CO2各为3 mol,由于气体反应前为9 mol,反应后为8 mol。
    2Na2O2+2CO2===2Na2CO3+O2  气体物质的量之差
    2 mol       1 mol 1 mol
    所以反应后的气体n(N2)=3 mol,n(O2)=4 mol,n(CO2)=1 mol,即N2、O2、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1。
    【答案】 A
    12.(2010年济南质检)“假说”在化学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假说”在化学科学发展过程中曾经起到一定的作用,从目前的化学理论看,仍然合理的是(  )
    A.道尔顿提出的“每一元素的原子以其原子质量为其特征,原子是不可分的”
    B.阿伦尼乌斯提出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离解成带电的粒子”
    C.贝采里乌斯提出的“不同原子带不同的电性,因而产生吸引力,由此形成化合物”
    D.盖•吕萨克提出的“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
    【解析】 从目前化学理论看,每一元素的原子以其中子数(即原子质量)为其特征,原子可以再分,故A项不符合题意。目前化学理论认为,原子呈电中性,原子间通过化学键形成化合物,故C项不符合题意。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应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而不是原子,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3.(9分)(1)0.3 mol NH3分子中所含质子数与________个H2O分子中所含质子数相等。
    (2)含0.4 mol Al3+的Al2(SO4)3中所含的SO4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
    (3)已知16 g  A和20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 mol C和31.76 g D,则C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4)2.3 g Na中含________mol e-,在跟足量水反应中失去________mol e-。
    (5)如果a 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________。
    【答案】 (1)1.806×1023 (2)0.6 mol (3)106 g•mol-1 (4)1.1 0.1 (5)22.4bcaNA
    14.(9分)如下图所示,将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和盛有潮湿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2)为防止氯气尾气污染空气,根据氯水显酸性的性质,可用________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这一原理,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工业氯气尾气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已完全失效的漂白粉,加稀盐酸后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用字母代号填)。
    A.O2  B.Cl2
    C.CO2  D.HClO
    (3)据“北方网”报道,2004年4月15日到16日,位于重庆市江北区的天原化工总厂相继发生氯气泄漏和爆炸事故。截至记者发稿时,已有9人在事故中失踪死亡,3人受伤,15万人被紧急疏散。当人们逃离爆炸现场时,可以用浸有一定浓度的某种物质的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最适宜采用的该物质是________。
    A.NaOH  B.NaCl
    C.KBr  D.Na2CO3
    【答案】 (1)干燥布色不褪色,潮湿布条褪色
    (2)NaOH Cl2+2NaOH===NaCl+NaClO+H2O Ca(ClO)2 C
    (3)D
    15.(9分)A和B均为钠盐的水溶液,A呈中性,B呈碱性并具有氧化性。下述为相关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请回答:
    (1)写出A、B和C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
    C________。
    (2)依次写出A→D和D→E(E中含有某+5价元素的含氧酸根离子)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将SO2气体通入K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由F→H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aI NaClO AgI
    (2)2I-+ClO-+H2O===I2+Cl-+2OH-
    I2+5ClO-+2OH-===2IO3-+5Cl-+H2O
    (3)2Fe3++SO2+2H2O===2Fe2++SO42-+4H+
    (4)Cl2+2NaOH===NaClO+NaCl+H2O
    16.(13分)实验室需要0.1 mol•L-1 NaOH溶液450 mL和0.5 mol•L-1硫酸溶液500 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    (填序号)。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贮存溶液
    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
    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
    E.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F.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3)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    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   0.1 mol•L-1(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若NaOH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则所得溶液浓度    0.1 mol•L-1。
    (4)根据计算可知,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如果实验室有15 mL、20 mL、50 mL量筒,应选用________mL量筒最好。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五种仪器分别为烧瓶、量筒、分液漏斗、胶头滴管、容量瓶,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烧瓶和分液漏斗,还需要烧杯、玻璃棒。
    (2)容量瓶不能用于贮存、加热溶液,它只有一个刻度线,也不能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
    (3)因无480 mL的容量瓶配制NaOH溶液常用500 mL的容量瓶,m(NaOH)=c•V•M=0.1 mol/L×0.5 L×40 g/mol=2.0 g,定容俯视刻度线,造成加水较少,浓度偏高,洒落溶液会造成溶液浓度偏低。
    (4)由稀释前后物质的量相等,V(浓)=c(稀)•V(稀)c(浓)=0.5×0.51 000×1.84×98%98 L=0.2518.4 L=13.6 mL,选用15 mL量筒最好,误差小。稀释时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答案】 (1)AC 烧杯、玻璃棒
    (2)BCF
    (3)2.0 大于 小于
    (4)13.6 15 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17.(12分)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如图所示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 上一篇资料:2011届高三化学鲁科版一轮复习课件+课时训练--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下一篇资料:2011届高三化学鲁科版一轮复习课件+随堂检测--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