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所有资料 →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一中2011届高三12月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专题训练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0点(会员免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170.38K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38
    • 更新时间:2010-12-16 08:08:26
    • 上传时间:2010-12-16 08:08:56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潍坊市诸城一中2011届高三阶段测试
               化学试题         ¬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Al:27  S:32  CI:35.5  Fe:56  Cu: 64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选择题(共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B.氯化氢溶于水能导电,但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
    C. O、 O和 O互为同位素,均属于氧元素,且性质相同
    D.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丁达尔现象可以区分食盐水和硫酸铜溶液
    B.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等于0
    C.在任何条件下,纯水都呈中性
    D.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温度、外加酸(碱)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3.下列关于氧化 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酸性氧化物均可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②非金属氧化物肯定是酸性氧化物
    ③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          ④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⑤不能跟酸 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③⑤
    4.下列有关颜色的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会变黄
    B.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溶液的红色褪去
    C.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Cl2,溶液褪色
    D.向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的沉淀由白色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5.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
    B.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到ⅡB十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室温条件下,O族元素的单质都是气体
    D.ⅥA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
    6.现有常温时pH=1的某强酸溶液10 mL,下列操作 能使溶液的pH变成2的是
    A.加水稀释成100 mL
    B.加入10 mL水进行稀释
    C.加入10 mL 0.01 mol•L-1的NaOH溶液
    D.加入10 mL 0.01 mol•L-1的HCI溶液
    7.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及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10.5g NaCl时应在右边托盘中放入10g砝码
    B.粗盐提纯时,为了加快过滤 速率,可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测定溶液pH的操作:将pH试纸置于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试纸的中部,
    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6g铁与足量的盐酸或氯气反应,电子转移总数均为0.3NA
    B.25℃时,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2NA
    C.46gNO2或46gN2O4所含原子数均为3NA
    D.1 mol A1放入足量的冷浓HNO3中或稀HNO3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3NA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SO2,产生沉淀
    B.称取等质量的两份铝粉,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和过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的体积(同温同压下)相等
    C.向NaHCO3 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无沉淀,而向Na2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D.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
    10.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和1molY进行如下反应:
    X(g)+Y(g) 2Z(g)+W(s) △H>0,当反应进行到2min时达到平衡,测知Z的浓度为0.2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向平衡混合物中加入少量W,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B.平衡后再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
    C.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Z的平 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2
    D.2min时,用Y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2mol•L-1•min-1
    11.25℃时,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pH=1的溶液中:Fe2+、N O 、SO 、Na+
    B.c(Fe3+)=0.1mol•L-1的溶液中:K+、ClO-、SO 、SCN-
    C.c(H+)/c(OH-)=1012的溶液中:NH 、Al3+、NO 、Cl-
    D.由水电离出的c( H+)=1×10-14mol•L-1的溶液中:Ca2+、K+、Cl-、HCO
    12.将0.1 mol•L-1的氨水加水稀释至0.01 mol•L-1,稀释过程中温度不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稀释后溶液中c(H+)和c(OH-)均减小
    B.稀释后溶液中c(OH-)变为稀释前的1/10
    C.稀释过程中氨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D.稀释过程中溶液中 增大
    13.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4种短周期元素。X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2;Z与Y相邻,Z比Y的电


     

  • 上一篇资料:山东省临沂市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下一篇资料:上海华东师大三附中2010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