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有机化学基础 → 苏教版 → 专题4 烃的衍生物 → 第二单元 醇 酚 →

镇江市骨干教师竞赛作品--4.2.2《酚的性质和应用》教学案+课件+设计方案+教学实践报告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PPT 课件
    • 教材版本:苏教版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1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482.36K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102
    • 更新时间:2011-10-25 22:01:43
    • 上传时间:2011-10-25 22:02:21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镇江市中小学中青年骨干教师现代教育技术
    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说明本节课学习完成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有机物最基本的结构是基团,学习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主要就是研究官能团,但基团之间不是孤立的,基团间的相互联系影响着有机物的化学性质。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化学思维和学习方法。
    本课题以苯酚的化学性质为教学重点,通过乙醇与苯酚、苯和苯酚性质差异的比较分析,引导学生去探究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掌握“结构-性质-用途”的学习方法,认识到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事物相互联系的普遍规律,因此,本节课对建立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和方法论都有重要的意义。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题导学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醇与苯酚以及苯与苯酚化学性质存在差别的原因分析,使学生感悟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观点和思维方法。
    学习者特征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描述):
    学生在高一《必修2》和选修《有机化学基础》前面章节的学习中,已掌握了一定的有机化学知识和学习方法,也建立了通过基团特别是官能团了解物质性质的意识,但是基团不是孤立的,同一物质中的不同基团的相互联系也影响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学生对这点认识不足。学生已具备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和能力,而且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世界的欲望,和教师讲解相比较,他们更喜欢从生活中提出问题,通过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完善自我。
    教学过程(按照教学步骤和相应的活动序列进行描述,要注意说明各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具体资源及环境):
    1、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重要物质——胆固醇、肌醇、维生素A、薄荷醇、丁香油酚、维生素E、漆酚的结构,从生活中走进化学,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比,使学生掌握醇和酚结构上的区别。
    2、提出问题:最简单的酚的结构是什么?请写出其分子式、结构式及结构简式,思考所有原子是否在同一个平面内?并提供球棍,要求学生自己构建苯酚的球棍模型。使学生掌握苯酚的结构,练习结构的表示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观察、空间想像、分析判断能力。
    3、设计实验,观察、思考苯酚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水溶性等,并用表格小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4、提出问题苯酚俗名石炭酸,我们如何设计实验证明苯酚显酸性呢?并让学生交流、讨论实验方案。接着再提问: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强还是弱,怎么设计实验来证明并验证产物呢?从面提高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探究能力,使学生能通过观察现象揭示事物本质。
        5、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苯酚和醇的区别,补充提问苯酚能否与Na反应?如能,和钠与乙醇的反应比较,激烈程度如何?请设计实验证明。教师就实验结果追问:苯酚、乙醇的官能团都是羟基,为什么与钠的反应存在差异呢?
    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结论:由于苯环的影响,酚羟基的H比醇羟基的H活泼,在水中能发生微弱电离,所以苯酚有酸性,使学生初步建立基团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意识。
    6、进一步启发学生,苯环对羟基有影响,那么羟基对苯环是否有影响呢?可用什么反应证明?请以实验验证。学生联系苯的知识,提出可能用取代反应证明,经过探索和讨论,设计了将苯酚稀溶液滴加到浓溴水中的反应,证明了苯酚发生取代反应要比苯容易得多。通过苯与苯酚性质差异的比较分析,学生探究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认识到事物之间存在相互联系这一普遍规律。
    7、布置探究性作业:请你替药厂写一份苯酚软膏的说明书,要求写出其性状、适应症,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贮藏条件等。以从化学走向社会,让学生活学活用,既巩固了苯酚的性质,又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资源(说明在教学中资源应用的思路、制作或搜集方法):
    生活中的实例:用以引入新课和作为探究性作业。
    多媒体课件和投影:简明扼要,呈现知识,投影学生实验现象和实验报告,并用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化学实验:让学生设计探究实验并动手操作,以发现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评价方法或工具(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将用到哪些评价工具,如何评价以及目的是什么):


    将学生分成十四个小组,每组4人,做实验以小组为单位,

    1、组员自评:做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实验
    2、小组互评:组与组之间交流实验方案,互相质疑补充,最终形成最佳方案。
    3、教师评价:适时补充、点拔,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和学生共同得出结论。

     

  • 上一篇资料:镇江市骨干教师竞赛作品--1.3《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学案+课件+设计方案+教学实践报告
    下一篇资料:镇江市骨干教师竞赛作品--《氯气的产生原理》教学案+课件+设计方案+教学实践报告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