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必修2 → 人教版 →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

湖北省十堰市第十三中学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电能》课件+教案+导学案

  • ※基本信息※
    • 资料类型:PPT 课件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学校:不限
    • 所需点数:1点
    • 资料来源:收集
    • 资料作者:
    • 资料大小:4.14MB
    • 资料上传:admin
    • 资料审核:
    • 下载次数:108
    • 更新时间:2013-05-08 21:41:23
    • 上传时间:2013-05-08 21:43:57
  • ※下载地址※
  • DOWNLOAD-BY-ARAN(点击后将扣点!20分钟内免费下载!)
  • ※资料简介※
  • 一、教材分析
    当今社会,学生对“电”有 着丰富而又强烈的感性认识,当学生知道了化学反应中能量的相互转化过程之后,对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教材从能量转化角度来引出这种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装置,再通过“科学探究”进一步挖掘原电池原理和组成条件,接着教材介绍根据此原电池原理制成的各种在现代工农业生产、科学实验、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的原电池。教材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运用已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目标[来源:学科网]
    1.知识与能力:了解能源与化学能之间的关系;能设计简单的原电池。[来源:Z|xx|k.Com]
    2.过程与方法:利用实验探究方法学习原电池的原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 ,学习原电池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能够感觉到能源危机,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难点  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及电极反应;电子流向和电流方向。
    五、教学手段  讲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准备实验
    学生做好适当预习准备
    七、教学过程
    【引入】火力发电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呢?
    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其中,燃烧(氧化还原反应)是使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关键。
    火力发电的好处: 投资较少,建厂快,技术成熟,安全性能较高,原料较充分。
    火力发 电的弊病:对环境污染较重,所需原料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能源利用率低。
    火力发电的这些缺点催生了新的电能发生装置,能不能找到一种装置能把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呢?
    【板书】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实验】“番茄电池”引课取一个熟透的番茄,在番茄里平行地插入铜片和锌片,用导线将铜片与锌片及电流表相连,可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提出问题】番茄中存在能导电的电解质的溶液,那么,电解质溶液与活泼性不同的金属作用会不会产生电流呢?请先做以下尝试:
    【安排学生实验】
    实验1    观察记录   结论(小组讨论)
    将锌片和铜片平行插入稀硫酸溶液中,观察现象; 锌片表面有气泡生成
    铜片面有无泡生成 Zn +2H+=Zn2+  +H2    
    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再使锌片和铜片接触,观察实验现象。 铜片也有气泡生成 为什么铜片表面有气泡?
    H+得到的电子是铜失去的吗?
    电子从锌片转移到铜片上,H+得到的电子不是铜失去的。
    【提出问题】你的头脑中产生了什么疑问?做一个合理的假设解释你的疑问!
    【学生假设】假设:电子从锌片跑到铜片上。
    【追问】如何证明电路中有电子通过?
    【学生回答】用电流表检验!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起来,在导线之间接入电流表。平行插入稀硫酸溶液中观 察实验现象。
    【教师】动手试一下吧!
     【教师】电流表偏转啦!电流产生啦!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分析,这是什么装置?
    【生】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板书】原电池定义: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小组讨论】 1.在锌片和铜片表面分别发生了哪些变化?
    2.电子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3.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是什么?判断依据是什么?
    4.溶液中有哪些微粒?它们会怎么运动?
    【小组汇报】由于Zn失去的电子经导线转移到 Cu片上,故导线上有电流通过,因此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电子由锌片流向铜片,根据物理学知识,电子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电流由铜片流向锌片,铜片为正极,锌片为负极。负极(Zn):Zn-2e-=Zn2+  正极(Cu):2H++2e-=H2
    Zn失去电子成Zn2+进入溶液
     

  • 上一篇资料:海南省2013年中学化学(高中组)课堂教学评比《化学与健康复习课》教案+课件(三等奖)
    下一篇资料:六月终极预测2013年高考化学预测专题(24套)
会员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 资料统计
  • 昨日上传:0个
  • 今日上传:0个
  • 资料总数:136767个
  • 占用空间:186.59GB